上网买电子书的时候才知道,合着这是本禁书啊,那就真是非看不可了,我大互联网寻摸个电子内容还不是难事,PDF搞了一个,妥妥地装进我的海量kindle内存里,开读。
开篇就灰常震撼,批判孝道,驳斥外用儒道内修法家的千古帝王治国之道,讥讽大家族对外极权的巨婴和家内实权的大母神,重审集体主义。整体来说,基本上就是对于中华文化立身处世根本的颠覆,列入禁书基本上没啥悬念。
整本书稍微啰嗦了点,内容来来回回比较反复,但是读起来其实有很多真诚的东西,武志红把中国人的文化根本从婴儿初生到成长到再哺育婴儿的过程放在台面上细细地剥开,对自己也没有留情面,这种坦诚让人触动。而心理的事情,触动就是进入的必要第一步。所以,我愿意看下去。
武志红提到了他写这本书的出发地,就是自己的父母被奶奶折磨得一辈子生不如死,但是在孝道文化的环境里面只能选择隐忍,父亲甚至满嘴牙在极大的精神压力之下掉光。他要找答案,后来从社会学层面探寻到心理学层面之后,他就平静下来了。尽管本书入手犀利,慢慢地开始展现出来温和,直到最后呈现出心理类书籍的最终归一:做自己,活在当下。
现在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把成长过程串一遍:
真正的治愈就是爱,也只有爱。在婴儿一岁以前要无条件地溺爱他,尽可能多地用肌肤去满足他,关注他,这是婴儿获得一辈子安全感的根基,被爱和安全感充盈的婴儿才会顺利渡过婴儿期,否则一辈子都会不安全不满足害怕失去害怕压力自卑犹豫。
此后婴儿知道妈妈是妈妈,我是我,我们并非一体,他甚至需要学会和包括父亲在一起的多人相处,他学会如何区分世界和自己,坚定相爱的父母让婴儿感受到界限,他挣扎着接受下来,然后继续成长。
孩子长大之后逐渐成为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头,然后经历我们常常会说的:真正的教育是促使分离,孩子只有脱离父母的思想荫蔽才能独立为人,孩子会在心里完成杀夫弑母的涅槃过程,然后走出婴儿状态,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
而这个成熟的个体,也才能哺育成熟的下一代。
武志红说,我们不能苛求每一对父母都是完美父母,完成以上成长的完美过程,那我们自己要学会自救,当你陷入深渊的时候不要害怕,接受他,因为那其实是你自己的另一个影子,“当你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就如同真假悟空,谁是行者谁是六耳猕猴,不过是自己的幻影,才可能如影随形。
武志红说,好好对你的孩子你的亲人,回应他们。佛洛依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
武志红说,真正的治愈是做回你自己,关注自己内心的欲望“让一切流经你的心”,心理学家弗兰克说,“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