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就像被判决了死刑的罪犯,
大家都躲着他。
可是当你陷入近视的“沼泽”时,
眼镜就像沼泽地旁的树根,
拉住它虽然不能救你上岸,
至少可以减缓下沉的速度,
争取求生的时间。
因此,如果近视后依然一拖再拖,
不去验光配镜,
让视力独自挣扎,
最终只会慢慢陷入高度近视的深渊。
小福之前给各位同学和家长分享了关于预防近视的知识,文章中提到关于近视佩戴眼镜的话题。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眼镜这个词很恐慌,甚至“避而远之”。即使孩子视力模糊了,还是拒绝佩戴眼镜,担心孩子度数加深,其实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误区一:年纪小别戴眼镜
“孩子还小,戴上眼镜以后就摘不下来了。”
孩子是否需要戴眼镜,要视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而定。如果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休息睡觉或者散瞳恢复视力。
如果是真性近视,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视、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时,家长应当及早带孩子到专业眼科验光,根据情况予以配镜。
误区二:眼镜度数越戴越高
“千万别戴眼镜,以后度数会越来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过度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戴眼镜无关。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镜片。
误区三: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
因此,近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但这并不是说度数越低或者越高越好,度数过低仍看到的是模糊影像,反而更容易促进近视的发展;度数过高增加了调节,同样造成视觉疲劳,导致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四:听信传言,自行“治疗”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
现在许多治疗近视的方法和仪器很多,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矫正来提高视力,而目前近视矫正被证实有效的方式只有戴镜和手术两种。
误区五:验光时拒绝散瞳
“散瞳药这么多副作用,好害怕对孩子有影响。”
目前常用的散瞳药是很安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比如慢散使用的1%硫酸阿托品,只有少部分孩子会有副作用。服药后喝水,停药后症状就会消失。如果不散瞳就配眼镜,会造成视力情况的误判误治。
专家建议,八九岁以下的儿童首次配镜时必须进行慢速散瞳,大一点的孩子首次配镜至少也要进行快速散瞳验光。因为越小的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就越强,有时孩子“近视”其实是睫状肌痉挛,用了散瞳药之后,睫状肌放松下来,孩子可能就不“近视”了,这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
误区六:配镜后,不去复查
“孩子都戴上眼镜了,视力应该没问题了”
临床实践证实,佩戴眼睛后也是有必要定期检查视力的。一方面能明确近视是否有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知道目前所戴眼镜是否适合孩子,因为佩戴不适合的眼镜也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
小福贴士
关于近视眼镜5个必要的健康知识
1.戴眼镜和眼睛变形没有直接关系,这个我们之前文章又给大家科普过。
2.不要用酒精面片擦眼睛,酒精的刺激作用会损伤镜片的镀膜,镜片膜层遭到破坏的,镜片的透光率会下降,镜片的清晰度下降。
3.青少年学生近视眼患者,配戴近视镜还是一般光学镜片为宜,既对眼睛有利,又经济实惠。
4.一副眼镜的佩戴时间在1-2年为宜,超过2两年就会感觉越戴眼睛越疲劳,甚至是头晕眼花的感觉。
5.建议去正规机构或者医院去验光,大多数眼镜店由于设备不完善,会直接省略掉双眼视功能检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