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感怀

                中秋忆旧

                作者:弓智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已然大大改善,每到中秋节总少不了吃月饼,那时我家里的月饼有亲朋送的,爸爸单位发的。以前的月饼包装简单,记忆中是白色的油皮纸包裹,上面有月饼名称、厂家,保质期,保存期。月饼的口味有五仁,豆沙,玫瑰,枣泥,广式的蛋黄月饼,酥皮月饼等。这么多口味的月饼,我最爱吃豆沙月饼,月饼的皮做的跟蛋糕皮一样好吃,豆沙有红豆沙,绿豆沙两种。嚼在嘴里浓浓的豆沙味,其次我爱吃酥皮月饼,有甜咸两种口味:轻咬一口就掉渣,吃的时候的小心翼翼的拿手接着,生怕酥皮掉地上可惜了。那时广式月饼比现在的个大,里面夹着咸蛋黄吃起来有点腻,当时我连一块都吃不了,就放着什么时候想吃再吃。家里还有高级点的就是四方形铁盒装的月饼,它里面有一个个的小方格,盒里最多放4块月饼,图案有嫦娥,十五的月亮,花卉,神话风景等。

每年中秋,既是团圆之时,也是思乡之刻。老人们总说这天的月亮最圆最大,月亮里的故事更是能串成诗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坛若少了明月的情愫,又何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的意境?

中秋夜里,我们一家三口在看中秋节晚会,饭后我们准备吃月饼。老家有个习俗,中秋要摆一盘月饼供月,老人们说八月十五的月亮里有玉兔、有仙人耕种,也有人讲吴刚伐桂,砍而复生。

供完明月,餐桌上早已摆好切好的月饼与水果,再斟满红酒——我家的酒杯很特别,空杯时看不到杯底的美人图,唯有斟满酒,美人才会显现,格外有趣。

记得那时物质刚有改善,不少家庭仍拮据,孩子多的人家,一个月饼要好几个人分;而我衣食无忧,能独享一个月饼,已很是满足。我们家住在桃园一巷的市政府直属机关宿舍,那时我最羡慕桃园二巷的小别墅——那是地市级领导住的房子,分前后院,院里种着无花果、葡萄、枣树,还种着小葱、香菜、西红柿,连花草都不少,喇叭花、玫瑰花随处可见。想象着他们在院里摆上餐桌座椅,伴着水果、月饼与红酒,一家人赏月品酒、吟诗作赋,总觉得那是和歌里唱的一样“甜蜜的生活,无限好喽喂”的日子。

如今物质生活好了,中秋前超市里的月饼礼盒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包装也越发精美,可总少了几分从前的亲切感。商家似是更重外表,即便月饼品种再多,吃起来也没了当年的味道。唯独记得豆沙月饼的醇厚味道,那味道里藏着少年时的中秋记忆——嚼着月饼是满满的快乐,想着往事是甜甜的幸福,这段回忆,至今刻骨铭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