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的形象被误解了千百年

按 【也许对于自由意志一直被压抑的中国人妻而言,根本就不存在“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嫦娥奔月这么美好,诗人却臆测她该是“应悔偷灵药”。所以田螺姑娘的故事一直被遮盖了本意,以为是男人们天降贤妻美妾的终极幻想版本,其实说的是“悔不当初”,追随妖界野性的呼唤。】

清代笔记小说选集《紫兰宫女传》,大多讲的是落魄书生,夜宿村郭,遇仙女或妖女蛊惑,结下朝夕情缘。我想这些故事的作者也定是落魄书生,才会如此臆想连绵。而且,这些神仙姐姐们一个个不禁自荐枕席,更兼武艺高强,关键时刻都是美人救男子。跟后世金庸的侠骨柔情英雄救美完全反过来。

小集子里也有些好玩的,最让我回味难忘的是《田螺妖》。田螺姑娘的故事小时候就听过,那时候奶奶给我讲我大都当了村野古仔,后来才知它流传甚广。今天看到紫兰上的文字版是选自《此中人语》卷二的。

对很多听过故事的人来说,田螺姑娘的美好,不在于她有神异力量救郎君于危难,而在于她太日常,似乎垂手可及。试想一想那个画面,趁着农夫出门的时候从水缸里钻出来,环佩叮当地做饭,等他回来就看到一桌热饭菜和一个曼妙女子,这是多少中国男人的终极梦想。

更要命的是,田螺姑娘被农夫收归之后,竟然无异常人地跟农夫过日子,并且性情敦厚,说明极其安分。不久就生下一个儿子,眉目之间像她,又是聪颖伶俐之辈。故事到此为止是一段佳话。

可是不,田螺姑娘虽然处处贤良,享受着温情脉脉的俗世生活,然而在“凄风楚雨”之时,竟然还“常思归去”。

“凄风楚雨”四字的厉害,是将田螺姑娘从贤良的“妻”的版画上拉下来,变成忧心忡忡有心性的女人了。而且还“常思”,愈见她是有点后悔当初从缸里跳出来做饭的,甚至可见并不是真想对农夫有多大奉献精神的,只不过是出于无聊的任性,闹着玩,想看农夫回来见到一桌子饭菜时一脸惊讶的样子的纯恶作剧。就连后来的性情敦厚安分守己也被推翻,不定是她不熟那七拐八弯的俗世规则,不敢多动一毫,只好乖巧。

归去归到哪里?农夫认为那是田螺姑娘矫情,不太当回事,“听之”。

就这样,归不成的田螺姑娘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四口生活了十多年。故事就这样结局的话,也还是一个美满的神话,曲折的肥皂剧结局。

可是不,有一次,很偶然的一次,田螺姑娘和农夫发生了口角,农夫“微有诋毁”,也许就是说话语气大了点(可见农夫心底里还是害怕田螺姑娘走掉的平时都肯定依着她)。这下好了,田螺姑娘竟然哭得十分凄惨,“泪眼如珠”,农夫只好放下脸色温言相劝,不想一劝她哭得更厉害了,“终不能止。”田螺姑娘越哭越委屈,这个时候终于又提起她的壳,说”还我窠巢,终当乐我故尔。(那才是我的自由所在啊)”。农夫听到这话又可怜她又生气,于是把藏了十几年的小壳子取出来扔到地上说:“这就是你本来的面目,还当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呢!。”

话还没说完,田螺姑娘已经钻进壳子,消失在农夫眼前了。

令人怅然叹之。

————————————————————————————————

个人公号:抱布贸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下午,外出办事,开车前习惯性打开喜马拉雅FM,找到依莎老师的疗愈故事开始听故事。当听到依莎老师那把温婉的声音在...
    滢是一样阅读 4,855评论 5 3
  • 芷桢在五岁时, 一场地震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一夜之间芷桢成了孤儿。他哭得悲天恸地,一声声地喊着爸爸…妈妈…可任他千...
    水晶梦qun阅读 13,215评论 2 6
  • 商朝人早期做甲骨主要用于占卜,古人认为纹路很神秘,如被火烤过龟甲的裂纹,土地上的裂纹,加上龟长寿较常见,故常用于占...
    Cherrie_Hou阅读 3,564评论 0 51
  • 阴霾下 离人心上一点秋 轻歌曼舞 翩纤而降 是你, 留恋的兰舟 载不动 我难于言表的忧伤 天地间 你是撩动的弦 拔...
    小麦86阅读 1,87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