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凌凡并未急着赶路,一路打探着关于圆梦山庄的消息,五天后,来到了寒枫城。
寒枫城很是热闹,武林盟主秋云天大办生辰宴,广邀江湖名士,是近几年来江湖上最大的盛事。
关于圆梦山庄,虽然谈论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知晓的人却很少,所有的传闻,似乎都只是人们自己的猜测。
有一种说法,倒是引起了楚凌凡的注意。
据说,圆梦山庄缥缈神秘,是一座仙山,若有人向圆梦山庄许愿,圆梦山庄就会替你达成心愿。
这句话的前半句,楚凌凡是不信的。后半句倒值得深究。
向圆梦山庄许愿?怎么许愿?不是不知圆梦山庄踪迹吗?
有人说了,圆梦山庄是座仙山,所居也都是修仙得道之人,所谓心诚则灵,只要诚心许愿,圆梦山庄自会知晓,到时自会有人找上门来替你达成心愿。
“找上门来”这几个字,说者无意,楚凌凡却是放在了心上。
找上门来?谁?圆梦山庄的人?
如果圆梦山庄的人是所谓的修仙得道造福苍生,又或者惩恶扬善的侠议之士,为什么要主动“找上门来”?
这只能有一种解释——交易。
这些人有心愿要达成,圆梦山庄的人替他们达成心愿,不过,这世间没有从天下掉馅饼的事,这些人一定是与圆梦山庄达成了某种交易。
楚凌凡来到寒枫城,没有去投客栈,也没有去寒枫山庄,而是找人问了寒枫城里许愿最灵的地方在哪里。
问了几人,楚凌凡都得到了同一个答案——红叶寺。
红叶寺在城南凤凰山上,据说那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众多,许愿也是极为灵验的。
楚凌凡一路打听着,来到了红叶寺。
正是黄昏时分,夕阳红透,层林尽染,寺中的枫叶经霜愈红,艳比春花,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楚凌凡一身白衣,俊朗绝伦,飘逸如仙,所过之处,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施主!”一个小和尚走过来,轻施佛礼,“请问施主来我寺中,所为何事?”
楚凌凡还礼,轻声道:“许愿。”
“施主请随我来!”
小和尚带着楚凌凡来到了大殿之上,上了香,楚凌凡双手合十,在佛祖面前许了愿。
在楚凌凡身边,跪着一名青衫女子,素净淡雅,女子在佛祖前诚心诚意地磕了三个头,自言自语道:“家父已经找到,感谢佛祖,让吾达成心愿。吾必遵之前之诺言,断不毁信。”
女子说话声音极低极小,平常人是听不到的。
不过,楚凌凡却不能算是平常人,他的耳力惊人,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女子起身后,走到门口,对一个小和尚道:“小师父,请问还愿池在何处?”
“施方请随我来!”
楚凌凡也站了起来,跟了过去,又一位小和尚过来,“请问施主意欲何往?”
“寺中可有还愿池?”楚凌凡问。
小和尚点头,“不错,就在后院。凡在我寺许愿而得偿所愿后,大家就会在许愿池投一块还愿石,以证我寺许愿灵验。”
“哦,原来如此!我能去看看吗?”
“当然,施主,这边请。”
还愿池在红叶寺东南角,一棵古枫树下。红叶寺的这棵古枫甚为有名,几乎与寒枫山庄齐名,寒枫山庄漫山枫树,却无一棵比得上这棵古枫。
据说,这棵枫树已有近百年历史,古木参天,宛如半天红霞。
古枫树下,是一个水池,池水清澈,清可见底,池中铺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写着人名,清晰可见。
那女子从一旁的竹篮里挑出了一块小石头,从小和尚手中接过笔墨,很是虔诚地写上了自己名字,投入水中。
那石头投入水中,上面的墨迹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显得更加清晰。
想来,这墨定不是寻常所用的墨,应是红叶寺秘制的,不怕水的。
女子还愿之后,离开了红叶寺,楚凌凡紧随其后,一直跟在女子身后。
此时天色已晚,女子下了山,并未进城,而是去城外不远的一个小村子。
其实,连小村子也称不上,只有五六户人家。
女子走到一户农家,正欲开门,突然转过身来,对站在远处的楚凌凡道:“公子一路跟随至此,敢问所为何事?”
被她发现了!
楚凌凡坦坦荡荡地走了过来,深施一礼,“在下天机阁少主楚凌凡,并非歹人。”
女子回头时带着几分怒意与不悦,看到楚凌凡姿仪无双,俊逸非凡,脸色稍缓和了一些,神情却依然严肃,还带着几分戒备。
“楚公子何事?”
听到楚凌凡的名字,女子反应平平,看样子应是没听说过楚凌凡。
自从哥哥楚凌霄退隐之后,天机阁日渐没落,现如今,在江湖上已是藉藉无名。
楚凌凡近两年倒是名气大增,被称为“江湖第一公子”,原因只是因为楚凌凡的绝世风姿。
“姑娘可听说过圆梦山庄?”楚凌凡问。
“没有。”女子道,“公子还是请回吧!”
女子语气平淡,眼神却有些飘忽闪烁。
“姑娘家里可是刚刚办完丧事?”楚凌凡问。
“正是,你为何会——”
女子看到从门口到路上有两枚纸线,心下了然便没再问下去。
“冒昧问一句,逝者为姑娘何人?”
“家父。”
“与圆梦山庄有关?”楚凌凡问。
“无关。”
“姑娘为会如此肯定?”
那女子不言。
楚凌凡以为自己查到了线索,却不知自己正慢慢走进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
而有的人也以为楚凌凡中了计,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却不知,执棋之手也是棋局的一部人。
入得局来,局中变幻却未必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