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日记341&成长顾问日课311——倾听比说教有效

中班的小朋友最常发生的事件就是起冲突,原因主要有: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和情绪情感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行为能力控制不足与社会性规范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由于小朋友正处于道德感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告状的事情此起彼伏,比较严肃的问题就是会有小朋友向老师告状说:“某某打我,某某踩到我的脚,某某抢我的玩具……”面对这种冲突,我没有办法用“不介入,不生气,不怕吃亏”这“三不原则”来处理,因为三不原则需要付出更多宝贵的时间,需要等得起,需要多方面的一致共识才能达成,而且面对的对象是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像幼儿园小朋友的这种冲突行为,一天下来可以有好久起,特别是男孩子,有喜欢揪女孩子头发的,有用拳头伸向别人的脸的,有用脚踢别人的……有些是故意的,有些是无意的。

看似让人头疼,然而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往往让人哭笑不得,在大人看似打架的行为中,有大多数行为是小朋友在表达的情感,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分辨不出来打人有什么不好,只是知道这样做可以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甚至觉得别人会因此喜欢自己。这点在男孩子身上表现特别突出频繁。

心理学告诉我,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特别渴望跟女孩子交往,但又因为害怕女孩子不喜欢自己,所以装出一副自傲的样子,用看似“敌对”的方式来表达“友好”!

其中有几个小朋友起冲突的时候,我看到是小朋友A不小心用拳头碰到小朋友B的脸。被“打的小朋友用手指了指B,意思是“他打我,批评他!””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去问小朋友A:“你为什么要打小朋友B呢?老师猜猜是不是因为你特别喜欢他呀?”小朋友A几乎都是点头的。“所以。你很想跟他玩儿是不是?”“好,那我们问一下小朋友B喜不喜欢你?”小朋友B点头。“那好,那你跟老师说‘我很喜欢你,我想跟你玩,我可以跟你玩吗?我可以拉拉你的手吗?我可以抱抱你吗?’”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小朋友学习却不容易,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远远不足。

之后我又教给小朋友A更多可以表达的词汇句子,接下来,孩子依然有冲突,不过有进步的是,他们能够清楚的说出“打人”是因为“我想跟她玩”。在我听完后。不知不觉中,冲突就化解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讲任何道理,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宽容,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并不是他们喜欢打架,只是有话说不出时,挥手是最直接最迅速的表达方式。从这方面,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只是他们需要倾听,需要帮助,需要引导。

虽然据说,心理咨询师为别人咨询一个小时,其中有40分钟都在听别人说,当别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心里自然舒坦了,也变得更有力量了。而我每次处理冲突事件时,能倾听小朋友的时间不多,在这点时间里,我既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要教会小朋友如何用正确的需要去代替肢体的不恰当表达,正因为倾听的时间很短暂,所以才更加宝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