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七绝诗|《山中与幽人对酌》No.16

《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翻译: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酒兴颇浓,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注释:⑴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对酌:相对饮酒。⑵“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对来访者无论贵贱,有酒就摆出共饮,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鉴赏: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反复运用,不但表明诗人饮酒数量之多,也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酣畅淋漓之感。虽然通俗直白,但意味丰厚,通过反复的修辞主法和白描的手法,表现了对酌的情形:可以想见两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气氛很热烈。一杯接一杯地喝,可见性格爽快干脆;一杯一杯不停地喝,可见喝得很多、酒量很大;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可见两人对酌兴致很高,关系融洽投机。这样写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很有生活实感,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于是打发朋友先走。第三句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刻画了率真豪放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一种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这有别于《将进酒》刻画的自信豪放形象,表达怀才不遇、意气难平的愤激之情。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造成擒纵之致,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后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四句的“抱琴来”,也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

山中与幽人对酌书法

【作者&编辑】不了兄

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一个才华横溢而忧郁的男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4,115评论 0 15
  •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山中与幽人对酌李 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
    xcy无名阅读 3,696评论 0 2
  • 上大学一年多,对于大学和高中的不同感受地越来越深刻 不仅仅是学习和交际 对人和人之间的了解和相处 也有所体会 我的...
    Rushinguish阅读 1,670评论 0 0
  •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你有没有那么一段时间,突然陷入了情绪低潮期?突然不想工作了?突然觉得压力大到难...
    凉若晞阅读 4,765评论 0 3
  • 爸爸、妈妈,自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一个注定终将成为的角色。 7月22日,二宝出生满30天,在我们这也称之为“满...
    艾问才会赢阅读 1,576评论 1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