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同学之约

随记作者:王同学

(说明:从2019年开始(除中间因疫情不能出行外),每年的4月我们几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同学及家人,都会以自驾游的方式见面,今年主要是游江西。)

行程:

10日全体在九江集合,住1晚

11日九江——景德镇(约170km,约两个半小时),住3晚

14日景德镇——三清山(约170km,约两个半小时)住2晚

16日三清山——武夷山(约190多km,约两个小时40分),住3晚

19日武夷山——鹰潭(约190多km, 约两个半小时),住2晚

21日鹰潭——南昌(160km,1小时20分)住2晚,

23日在南昌散,各回各家(来去共14天)

    又是一年的春游聚会,遗憾的是小尹和老三两家因故不能成行,使我们的同学团失色不少。小尹是我们团的管家之一,老三是旅游中的万事通。

    我们4月9日出发中午抵武汉,蒋、張二位教授接机给足了面子。武汉的天气较乌鲁木齐已经很热了,满街己可见到年轻姑娘的短衣短裤。滿满的青春气息。为大武汉增色不少。稍事休息。去蒋张家里做客看到了闻名已久的查理,活泼,好动,还聪明,很是招人喜欢。家里的氛围很有知识分子家庭的味道,很亲切,我喜欢。晚歺蒋、張夫妻在华科教工食堂请客,自助歺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很难得的吃撑了[呲牙]。饭后去东湖边上漫步消食。感觉极好。

  10号一早出发九江,那是我们这次同学游的集结地。中午到9江时舒同学夫妻已经先到了。草々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舒同学和蒋同学去租车,由于老三母亲突然摔倒,不能成行,舒同学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的司长。

    夜游九江南湖公园,散步路晩上7点以后封闭成为徒步道,高高的梧桐树下游人如织,江边石橙上的一対对不知愁滋味的少年男女,和沿江边一路明亮的灯火在水里的倒影,好有如梦幻的感觉。

    11日一大早出发去江西名山三清山。途经石钟山稍停,这儿是因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而出名的一个不大的景点。一座小山,一座千年古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四周还在大兴土木,全部修好景区将扩大几倍,只是不知道还能赋于他什么文化内容。我们站在古寺临江的石栏处,后面是古庙,还有曾国藩部将彭玉麟的一些遗迹,前面是滚滚的长江,脚下是石钟山记里的石钟,…这里据说是49年渡江战役最边上的一个进攻点,宽广的江面上千帆竞发在炮火中冲向对岸,想想都令人热血沸腾。

    瓷都景德镇到处昰滿滿的文化,几个大的博物馆里的历代瓷器尽管大都有破损仍展现了熠熠生辉的光芒。印象较深的是佘老太太的瓷器碎片贴面的展馆,几十年收集艰辛,存放都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总的感觉現代瓷器美于过去,推宠主要是历史和文化吧。

    浮梁县衙旧址倒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块块石碑铺在中央大道中央,讲述了瓷都和浮梁县的历史,有点意思。院子很深,真正的衙门仅一小院,大堂也不如想像中大,应该是过去的原貌吧。怀念老三的讲解。

    14日清晨去三清山,中午赶到,入住民宿,下午掼蛋[呲牙]。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喝着甘甜的矿泉水,大呼小叫的掼蛋真是一个字"爽”。

    第二天一大早棑队40分钟乘坐览车到了三清山旅游的起点。总设计师張同学为我们选了一条最佳路线,走最短最平缓的棧道路看完三清山最核心的景区。棧道修建的极好是费了大力的。走在上面平稳舒缓,一步一景,滿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似人化的奇石给景区添加了不少的神话和故事。三清山值得一游。尽管走最短最平缓的路,下山后仍感觉很累,我们都在变老。三清山在我的臆想中,应该是一个道教的道场,武侠小说很多这样的描述,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道观,但三清山仍是一个上佳的旅游打卡地。很秀美,站在棧道上面对郁郁葱葱的青山闭目沉浸在思绪的延续中,有要溶入其中飞起的感觉...梦一般的景色

    16日武夷山张导和王导(舒夫人)精心策划到武夷山直接赶到放棑处,都说排票一票难求结果那都是传说,茐茐在沙县小吃便歺,发现混沌据然可以用麻醬拌着吃,还挺好吃[呲牙]。我们的竹棑梢公是一对中年夫妻档,相对那些年轻的梢公好多了,每人加收20元小费做为梢工的小费(开口讲解费)。竹棑大约在九曲溪里漂10公里左右历时1个半小时,除观赏两岸美景外就是梢公对两岸千恣百态的石峰拟人化的讲解,梢公用略代沙哑的嗓音灰谐风趣的解说,加杂一些荤段子媚而不俗,满江都是游客的笑声。小费给的太值了。 在棑上方知外公是外面的老公,外婆是外面的老婆[呲牙][呲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笑声和调侃中不觉间就到了终点。和梢公夫妻告别,结束了今天的行程。虽然很累亦很兴奋,天气也凑趣半阴半晴很舒适。九曲溪真的是漂亮的不要不要的,梢公的讲解则是点晴之笔

回到民宿接着掼蛋暇意。晚歺山珍打底。

17日的行程是沿九曲溪到天游峰,按我们的体力張导选了最经典景区的部分,包含了古渡口,多处的古人石刻,合着应了稍公的描述:古人乱写乱画那是文化遗产,今人则是乱写乱画[呲牙]。而且大部分字都不怎么样,真是大杀风景。

看着青翠欲滴的山林,山谷两侧的怪石,青澈曲水里顺流而下的竹棑,一阵阵乘棑人的呐喊和两侧山谷的回音,真是诗情画意,我也真想跟着大声的呐喊,让灵魂汇入曲水中,山林中和细细的雨丝中…

尽管張导充分考虑了我们的身体情况,然这些必看的经典美景还是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下午回到宾馆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去睡觉了[呲牙][呲牙]。我很想把武夷山的美描绘出,但确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会表达,还是没文化[呲牙]。

19号的安棑是游览武夷宫、止止庵和水光石码头。(我们的硬汉蒋司长在昨天的游览穿的少了点又淋了雨,感冒了,夜里有点发烧今天在家休息。蒋司和老于是我们团队的后卫,这次老于没来,就更加突出了蒋司的重要性,没了蒋司和我们走在一起,总好像少了什么)。

武夷宫是这次我们武夷山游玩的最后一个景点,是今人建造的一个四方长廊,四面的墙壁上刻满了浮雕,上面留下了很多武夷山的历史演变和过程的传说,据说武夷山之前是彭祖开山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的努力给当地百姓带来安定幸福的生活,他的大儿子名武,二儿子名夷,后人为纪念彭祖一家的功德,以二人名讳取山名为武夷山。之后景区里还建了一个宋街,和博物馆,旅游景点也就那样了。通往九曲溪边的林荫路两旁还有很多的人造景观,乏善可陈。但整个景色美的让人眩目,坐到路边的亭子里虽并不累,却贪恋这里静谧,暇意而不愿起身。武夷宫的主要景点还是在九曲溪边,一个古渡口几处石刻和观溪平台(水光岩),有一个千年古刹止止庵。但因道佛两家争产权不定而封闭了,从门缝看进去因年久失修一片破败。我们3位女士勇敢的从门缝里钻了进去,庵里有一株穿过树心的竹子是一著名的景观,从观名看应该是姑子庵,从门前介绍看又是佛道轮流坐庄,不名所以。这儿的香火过去还是可以的。在观前平台上的石橙上小息时走过来两只土狗一公一母。母狗应该是处于哺乳期,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牠感觉好人的游客,公狗护在一旁,偶尔有善心游客投喂点食物,它也只是嗅嗅让给母狗吃。我身上带有一个鸡蛋,几块饼干都喂了母狗,宅很斯文的吃完在离我不远处爬下看着我那眼神让人心痛,愿这点吃食多产点奶好回去喂它的宝宝。古渡口有一边很大的空地,许多的石刻和一个人造观景台。台上观景弯弯曲曲的溪水,星星点点的竹棑郁郁葱葱的山林奇奇怪怪的山峰,合谐的溶于天地间...。今天回来的较早,下午去茶庄,鹅店里转转体会当地的食文化,晚上在一路边小店吃到的熏鱼倒是不错,好[强]

武夷山还有一些景点没去但已经给了我十分的惊喜,真的是不错,景区规划管理的也很人性文明,游人所到之处相隔都有卫生间,让人心慰。武夷山给我的印象深刻真的很美很美……

20号前往鹰潭市,目的地是龙虎山。蒋司长经两天的调休已经可以胜任司长工作了。早上一出门就遇到暴雨,雨刮器很努力的工作仍刮不及雨水档风玻璃一片水雾,小心翼翼的驶离武夷山区,雨才小下来。路边山坡上的茶树,变成了稻田里的秧苗。过了饭点,1点多才到鹰潭市,吃过中饭我们就休息了。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这里应该是老城区,基本上都是80一90年代的老房子,5一6层的老旧楼房因外墙维护不好很有种苍桑感,街面上各种小吃店,还有冼脚採耳的小店比比皆是,抄菜的小店很少我们四处侦察没有找到一个,最后找到一个粥饼店,味道不错,粥也熬的地到。晚饭走在鹰潭市的老街上让小风吹着仿佛回到了80一90年代,虽老旧却也生机勃勃。

20号吃过早饭去龙虎山,山门处好像拍广告片,正有一个表演,述说龙虎山道,释,儒三家在龙虎山历史上的表现和作用,我只记住了道家表演張道陵的名字,后面介绍内容的声音太小也没太听清,之后游人增多,和尚和儒士代表的谁的声音更低就不知道说的是谁了。以后等着看宣传片吧。三个人轮流表演一会就出现一群拌舞者,道士和尚儒生都有、男男、女女一大群跳起群舞,似乎还能看。

龙虎山景区的交道工具是公共汽车,一个景点一站,时不时的一点细雨,成为旅途的一点点缀。我们先到了正一观(从这儿可以转车去天1师府)因我们带车就从这往回走了。据说正一观是天师张道陵练丹的地方,观里有一石碑是康熙皇帝立的,上书天下道教总撑(大概意思,原话记不准确了)观很大,道教的观我也去过很多了,似乎都没这大,供的神位也很多,也许是我的认知不够对道教的理解不够,感觉有点乱,道教的神互相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但我的心是里还是恭敬。请了一个平安符。之后又看了竹牌漂流,龙虎山的竹棑是电动竹棑感觉一般,又刚乘了九曲溪的竹棑,没有可比性放弃了这项目。乘车去看悬棺表演,其实就是景区的一个拉客的手段。脚下喷水(不知准确称谓)表演,几条竹棑载几只鱼鹰在水里划来划去、最后是两个人轮流从悬崖顶瑞放下的绳索上表演採药的艰辛,最后从一个半山上打进的滑软表演棺材是如何放置在岩壁洞里的。表演的味道太浓也就那样了。之后又乘车去了我们事先定的最后一个景点象鼻山,这时的雨已经大了许多,匆匆忙忙的拍了几張像片就出来了,说起来不如桂林的象鼻山远了。总体来说龙虎山的观感还行,不下雨会更好一些。

中午在景区吃便歺,一碗微辣的粉一直辣到了肠子里让我这自许不怕辣的人丢人了。江西的辣真的辣[强]。下午天师府雨已经停了,府门前也有一个表演,看完后不知道表演的内容要说明什么有画蛇添足之感。天师府比正一观又大了许多,这里好象是天师張道陵的生活之处。人也较多。在这种地方应该有一个小黑那样的导游会更好一些。老三也行[呲牙]。晚上大家一致决定还是去吃粥[呲牙]。饭后我和小魏去冼脚,甚舒服。龙虎山应该是我们这次有项目旅游的最后一站了明天南昌,调整休息一下就散伙了[呲牙][呲牙]

21号早出发南昌,住宿在南昌的老城区,感觉和鹰潭很像,80一90年代的建筑,很少高层,曲里拐弯的小街道,滿眼疮桑的街面,给人破败的感觉,而拥堵的车流到处橫穿马路的人群,骑电动车左窜右闯的青年确又带来蓬勃的生机。中午吃便歺瓦罐汤和拌粉,因过了饭点,很简单只能凑合了。下午休息,雨停后去腾王阁,腾王阁是南昌必去的打卡地,也确实气势辉煌,王勃的腾王阁序传颂千年,也使腾王阁成了文人墨客的圣地。阁前浩浩荡荡的江面上虽说林立的髙楼已没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江水共长天一色的气象,但在夕阳中体会另一种让人心怡的情绪。天渐渐暗了下来江边的高楼都亮起了灯火衬托着江水中的飘动的倒影,醉了……到了阁外阁本身的灯火更是映射的腾王阁的金壁辉煌,南昌有一腾王阁足以成为旅游圣地,万古流芳。下雨了,到万寿宫寻一菜馆吃饭,出来雨下的大了,万寿宫也关闭了,应该也是一不错的人文景点。

22日在宾馆吃过早饭去参观南昌博物馆,这边是新城区,高楼林立宽畅的马路,现代都市感补面而来。博物馆建在幹江边上外观宏大漂亮。江边的散步道规整干净,引人入胜。博物馆里面很有现代气息,展品中汉代海昏候墓出土的1百多件青铜器是镇馆之宝,有着时间的苍桑和历史的厚重,'很值的一看,除此其它展品也就那样了。中午在一家比较高档的歺厅吃饭,这是自到了鹰潭市之后第一歺能点菜的饭店,装饰高档,价格也髙档,是我们这次旅游最昂贵的一歺,特意交代了不放辣椒,使的该店的招牌菜什么全鸡(三杯鸡)大为失色,其它菜倒是不负盛名。歺后去还了租来的车这时雨也有点大了。

还车后小魏不在,我们一车5人冒雨去八大山人纪念馆,纪念馆座落于梅湖风景区,细雨中的公园只有廖々数人,远远看去,湖水轻轻的荡漾,烟雨蒙蒙中像远方的诗一样充滿诗情画意。都说国画抽像,简捷,感觉还真如此,了了数笔构画出山水人物,国画主要表现的一种意境。八大山人留下的作品较多,加之有江西画派的支持展馆内展品较多内容丰富,甚至看到了黄庭坚的作品。黄也是我喜欢的书法家之一。

晚歺大雨去了宾馆对面的小吃店,去晚了粥不够把店里的胡辣汤也喝光了,一家一笼肉包,味道不错。这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晚了,景德镇,三清山,武夷山,龙虎山都给我们留下很好的记忆。江西吃的东西太辣,四川贵州都比不了。只景德镇吃到的麻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好吃的很[强]。

23号吃过早饭,大家就散伙了,舒司长一家乘中午的高铁回桂林,我们则继续乘蒋司长的车回武汉,途中在服务区午歺,味道比想象中要好,回到来时的宾馆和蒋、張两同学约好24日一起午歺后便分开了。美美睡一觉,傍晚打迪去晴川阁,高峰车行1个多小时,环境不熟,在公园门前小吃滩上买了饼和绿豆汤充饥,饼是王蓉蓉喜欢的食物,我也觉得挺好,小魏不喜,一张饼也没吃完。晴川阁不错可能夜景比白天更美。没有多少人游览,更显静谧……

24日在彭厨吃饭,張同学点菜色香味都好,吃的舒服。之后司长两口送我们去机场,这次的旅行活动结束了。来年再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