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3)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以生物与环境为主题,主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四年级学生学习了植物的种子,并了解到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每部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转变。
在五年级课程中以种子发芽实验1、2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来验证四年级的知识内容。当然玩让种子发芽,我们就需要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回顾种子后开始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讨论中主要提出种子发芽可能需要的条件有五个:水、阳光、泥土、温度、空气。之后就是实验设计。
首先明确写两篇课文主要是对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从而确定那些条件是必要的,那些条件是可要可不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设计、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即一个完整的实验计划。完整实验计划是中学生必备能力,学生中高考都要参加实验考试。
同时两篇课文都是对比实验,教科版(2003)在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中首次提到、了解、学习了对比实验。在后来一年的学习中有类似对比的实验教学内容,但没有完整的对比实验教学,所以在这两节课的学习中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对比实验:根据所要研究问题控制实验变量。
在大疫情背景下(学生无法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二及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几个实验都需要学生在家完成,所以一个完整实验计划能够减少实验误差,并预防失败。但是在种子发芽实验一的课文中(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3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简易的实验计划,这个实验计划有一定的指向性,但是不具备对学生的指导性,学生根据书上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产生了许多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所以我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计划做了一些改动,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计划。同时也对种子发芽实验二的实验计划做了相关要求。
完整的实验计划有利于学生更规范的完成实验,并减少相应的错误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