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日志‖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窥得老父亲贾政的凡尔赛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章节中,对贾政有这样的介绍: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已升了员外郎了……

可见贾政修业有佳,自然对宝玉寄予厚望。也就无怪乎在宝玉周岁试志向而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时,勃然大怒了。

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庭而言,儿子除了传宗接代外,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更是不容忽视的大事。所以宝玉学业的精进与否自然成了父亲最挂怀的事。

一、试才机缘

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张罗省亲,修建大观园。工程告竣,只等题匾额对联,贾政带众清客游园公拟。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命人带他到园中戏耍,方转过弯顶头贾政引众客来了,躲之不及,只得一边站了。贾政近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

二、试才过程

三、试才中老父亲的凡尔赛

宝玉题对额这一过程中,老父亲贾政的喜怒形于色,他时而“笑”,时而“拈须”,时而“断喝”,又时而“冷笑”……有时明明对宝玉表现很满意,也故意掩藏起来,对其提更高的要求。又尤其在众清客的谦让追捧中,老父亲贾政的虚荣心得到极大膨胀。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喜不自胜,也由此不得不叹服曹雪芹先生深厚的笔力。

在元宵元妃省亲游览大观园时分,“蓼汀花溆”“有凤来仪”“杏帘在望”“红香绿玉”等匾额已豁然在挂,便又更自然地印证了前章老父亲对宝玉的认可。

四、从凡尔赛中看父子情深

贾政虽对宝玉动辄斥骂,但我们通过曹雪芹先生的生动描写,可以感受到他对宝玉的深情,他既会为儿子的不争气而懊恼,也会为儿子好的表现而欣喜不已,本回中贾政多次的“笑”“点头微笑”“心中自是欢喜”或是“摇头”等动作都暗含着的宝玉的喜爱。尤其是最后大观园的题额,基本都是按照宝玉所说制成,也可以看出他对宝玉的肯定。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时代与家庭都决定了贾政对宝玉严厉苛刻。大儿子贾珠的离世,让所有重担都落在了宝玉之身上,宝玉聪明却常常“不务正业”,这让老父亲操碎了心。在这种既爱又恨的情感纠葛中,呵斥中的“凡尔赛”便尤其摄人心魄,望子成龙的期冀也显露无疑。

这不仅是那个时代,应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有时代父亲对儿子共有的情绪。经典之所谓经典,就在于它将这种情绪传达得真切,让我们在深深共鸣中生发出感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