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上了画画,说是喜欢,无非是想有个寄托,不过,这件事却让我知道原来我还是这样的我——政治老师里画画最好的,仅限我们学校。
01
最初开始画画纯属偶然,一起上nlp的同学是某大学的美术设计专业老师,他爱画画,会将自己的变化以及所见所闻画下来,我被吸引了。画画是个可以让人观察周遭的一切事,蛮有意思。
于是,我跟他说,教我吧,虽然没有功底,但凭一腔热血,我觉得我能行。他说我也觉得。我兴奋的说:怎么画,怎么画?他回了一个表情,表示让我淡定自持,接着说:你就每天画一幅,见什么喜欢就画什么,画成什么样不要紧。
就这样?嗯,就这样。
好!
02
我答应了,却没按照他说的做,画实物太难了,对我来说,眼睛看到的虽然是三维的,可手表达的却高度失真,挫败感来了。好在我虽是个容易放弃的人,却不是个连多试几次都吝啬的人。
旧的方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如果旧的方法不好用就尝试新的,so,我先临摹。这是我在画思维导图时学会的一招。当时画思维导图,只是为了坚持这个事儿,没想到却也算是积攒了一定的美术基础,虽然薄弱,聊胜于无啊。
不过说实话,临摹我还真是在行,虽然未百分百一致,却也似之八九,有时甚至9.99。我膨胀了,真是有天赋啊,我告诉自己,连买笔都不眨眼了。
03
我坚持每天一幅,甚至有时一天两幅,玩儿的不亦乐乎。开始是完全临摹,后来加上了自己的元素,添加上喜欢的文字,看上去蛮有闲情雅致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激励。有几个朋友会私信我:你画的?你下载的吧?你学过美术?这么有才,你妈知道吗?
我在手机这边,笑的花枝乱颤,这个认可真是满足了我十足的虚荣心啊。人是有虚荣心的,没有错啊,接纳就好,有光明就有黑暗,哪里有光,背面就是阴影,现在的我都在试着接纳。
04
有人说:你做什么都能做的很好,怎么做到的?我沾沾自喜之余,还是认真的回答:我是个对自我高标准的人,这样的好处呢?就是做想做的事情都会很认真,很极致的完成,甚至苛求完美;不好的地方呢?太为难自己,甚至不顾身体,也要去做。
朋友说这种人是精英体质,这是好听点儿的说辞,实际上,在我看就是低自尊,高自信。《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中提到,当一个低自尊的人在某一方面非常擅长并能完成的很好,这方面就是给他强烈的自信,为了获得认可,他就会不断的做的更好,让别人喜欢。
问题是他不知道这种喜欢是对他本人,还是他的付出。这就导致他越发的寻求认可,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经常说完美主义者,其实多数就是这种人,极致,苛求的背后都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05
不知道能坚持画多久,毕竟我的兴趣爱好总是随着心性不断的转移。昨天晚上差点报名参加街舞,没想到进错群了,原来是个儿童群,让我心情从兴奋到失落再到……
之前和朋友也交流过:什么是我最喜欢的事。我竟然发现找不到自己最爱的事儿。开始我很恐慌,我没有特别喜欢事儿。朋友安慰我:饭,虽然你没有,你想做的每一样事都做的很好。
这是一种安慰,却不能让我真的获得很大的慰藉。所以那一阵我一直在寻找,找一个我最爱的事儿,结果迷茫了,我找不到自己了。我开始怀疑我之前做的那些是不是有意义,我知道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个瓶颈期,渡过去了就成长了,问题就是资源,就是机遇,这些我都知道。
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就学习吧,我开始看各种各样的书,慢慢的心静下来了。画画吧,写点东西,就这样,我不再纠结我最喜欢的是什么。每一样都试试,哪一件事能让我长久的坚持,并还爱做,就是喜欢的吧。
朋友麦扣说:你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什么都去做。还有人说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些话对不对呢?对。在一个阶段集中精力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做的更精致。
可你怎么确定你在做的一定是最有意义的,如果不是,就及时止损吧。所有的事情都存在中庸效应,多而杂,必定不精,专而执,未必有效。
我爱上画画了吗?未必,只是我不想在原地打转,幸运的是有一颗向前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