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吃饭时,均会边吃边刷手机,或打开一部电视剧、电影、短片什么的,边吃饭边享受视觉的愉悦,专称“下饭剧”。
在上世纪90年代,还没普及电视机和收音机,人们有没有“下饭剧”呢?当然有,不过不叫“下饭剧”,叫“下饭广播”。
一到吃饭时间,有收音机的家庭,一般都会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并调至最大音量,方便邻居一起收听,一边吃饭一边分享听广播的乐趣。
其中最吸引人的广播节目,就是讲古仔(也就是评书、说书)。我小时候最爱收听的,是粤语讲古大师梁锦辉的节目。

讲古大师梁锦辉
梁锦辉,国家二级演员,广东话剧团演员。梁锦辉在广播电台改编、播讲了一批长篇小说如:《聊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倚天屠龙记》《鹿鼎记》《说岳全传》等。
梁锦辉所讲的“古仔”既生动有趣,又能忠于原著。常常会夹杂许多粤语歇后语和口头禅,增加趣味性。
“果个人呢好似借左聋耳陈只耳咁,听唔到人地讲嘢。”
“阿茂整饼,无果样整果样。”
“单眼佬睇女婿,一眼睇晒。”
......
梁锦辉讲古,一个分演多种角色的讲话声色、各种情绪的语气,及各角色特有的口头禅等,都讲得入木三分。男声低沉或女声尖锐,老人沧桑或小孩纯真,喜、怒、哀、乐、惧,以及各种口语、各种笑声,完全可媲美一部电视剧。不同的是,电视剧由多位演员配音,而讲古时,只有他一人在录音棚,分演不同类型、不同人物性格的角色。
听梁锦辉讲古仔,享受语言美,享受粤语的风趣幽默,非常引人入胜。
每当一辑节目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假如会听粤语的,推荐你听听,“由梁锦辉播讲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