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真是一件纠结的事

小尤发现睡觉真是一件纠结的事,虽然每个星期都想争取早睡,但是星期五的晚上总是会控制失灵,于是比原来晚睡了一个小时。

大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星期五的欢乐,太兴奋了,睡不着觉,只是比平时晚睡一个小时算什么,熬夜的也大有人在,是不是?而且第二天就是星期六,可以睡个懒觉,再不行可以睡个午觉。不用像工作日那样匆匆忙忙的,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每当小尤星期五晚睡的时候,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但是常常会发现,计划是计划,执行是执行。

星期六早上早早就醒过来了,想睡个懒觉,根本睡不着好吧,那只能启动午睡计划。然而到了午睡时间却一点困意也没有,没能成功强迫自己补觉。那只有告诉自己今天晚上要好好睡觉。

一连串的补偿行动失败,终于使星期六的睡眠时间与平时同步了。小尤一觉睡到大天亮,查看运动手环,果然和自己感觉一样,睡眠质量棒棒的。睡了一个好觉,心情也更好了。

到了午睡时间,她居然困了,想不睡都不行,只在床上眯了一会儿,怕晚上睡不着,那星期一早上就太难了。

所以为什么睡眠不足的时候,想睡觉反而睡不着?而明明睡得很好,但却更想睡觉了呢。

当晚上睡眠时间晚,就会提醒自己,早上不要睡过头,在睡眠不足,早晨被迫起床时,生物钟正处于上升阶段,会释放强烈的清醒信号,例如,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个信号非常强大,目的是为了让你在缺觉的状态下还能维持白天的活动。

睡眠不足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源,身体会处于一种轻微的“战斗或逃跑”反应中,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来帮你“硬扛”。这会让人感觉异常清醒,甚至有点亢奋或烦躁,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强制性的清醒。

到了下午,虽然“睡眠压力”已经很大了,因为确实没睡够,但生物钟的清醒驱动和身体的应激反应仍然占据上风,压制了午睡的欲望。人不是不困,而是身体被“逼得”无法放松下来感受和响应那种困意。

反之,一夜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能极大地清除前一天的“睡眠压力”。令人早晨醒来时神清气爽,是因为睡眠压力和生物钟的清醒驱动完美同步。

当“睡眠压力”这个巨大的干扰因素被移除后,人就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身体内在的、纯粹的生物节律。

人体的生物钟在下午1-3点会有一个预设的“清醒度下降”阶段,体温会轻微下降,警觉性降低。这是一个完全生理性的、正常的现象,在许多文化中直接催生了“午休”习惯。

此时人想午睡,并不是因为缺觉,而是在响应身体自然的节律信号。这种困意是温和、自然的,而不是那种硬扛着的、筋疲力尽的困。

原来是这样吗?睡眠并不由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主人是身体,是跟随身体的需要。所以其实人并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身体才产生了自我调节机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