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阅鹏老师谈《慈悲》

慈悲这两个字很深。

佛法常说:慈是予乐,悲是拔苦。

菩萨的精神,就是要「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拔除所有众生之苦」。

但是如何予乐?如何拔苦?

这需要智慧来判断、主持。

每个人都有承担痛苦,从中学习、成长的需要。

移除别人的痛苦,卸掉他的负担,乍看之下是善行,深入观察,是否剥夺了他的成长机会呢?

有的时候,表面上的慈悲,不是慈悲,而是自私,而是自我作怪。

有的时候,表面上的无情,反而是慈悲,反而是无我。

我们最低限度要做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然后,也不要把别人的问题放在自己肩膀上。

以我目前的心情,对人最大的慈悲,莫过于开启他,走入觉知之门。

有了觉知,才能真正予乐、拔苦。

—恩师廖阅鹏老师好文。好文啊好文,我一下子就放下了对孩子成长与教育问题的担心!

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