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的体验同化

人生最深邃的洞见之一就是,我们的感觉会影响到我们(这里指我们的意识)。你既是自己所爱的人,又是自己惧怕的人。你既汲取了朋友身上的品质,如美丽、勇敢和诚实,又吸收了敌人身上的特质,如愧疚、仇恨和敌意。而你的意识可以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去体验人生的各种角色。假如你遇见一个人在生气,那么不论他针对的人是你还是其他人,都说明你需要去审视自己内心的怒气。愤怒只不过是恐惧(即害怕分离)的一种表达。由于你脱离了自己的本源意识,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你找寻替代品来填补这种空虚。一旦你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替代品)时,如金钱、权利或爱情,你就会感到挫败和愤怒。

如果你看破了愤怒的假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就不可能从另一个人身上看见怒气,因为你的意识里不再有愤怒的肇因。然而,要达到这种平静和谐的境界,你必须首先通过他人来体验愤怒。我们之所以能够对别人的愤怒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与之产生了共鸣,而我们之所以会与之共鸣,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感受抱怨或怒气,而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沉睡的愤怒情绪被激发出来了。看到别人生气,可以帮助你将自己的怒气提升到意识表面,好让你看见它的真实本质——被掩饰的爱。还是那句话,我们既可以赋予愤怒消极的含义,也可以赋予它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选择敬仰那些人,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有关愤怒的信息,那么我们就会忍不住爱上这个世界。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人际关系、穿衣打扮和饮食习惯等,都无所谓对或错。我们赋予他人或事物的好与坏的论断,都是我们内心对外界的无意识投射,而这个投射来自于我们后天习得的好坏标准。社会会对我们提出很多要求,企图让我们循规蹈矩、遵循规范。当有些规范过时时,就会被人们废弃,并代之以新的规范(比如法律或药物方面的),而另一些规范则因为主观性太强而争议不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