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似乎还没到,空气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充斥着让人燥热的因子了。
我不耐烦地用手中的书扇着风,试图找到意思温凉——然而都是徒劳的。蜻蜓低低地飞着,似乎在对这种不友善的温度做着无声的反抗。我是属于那种既怕冷又怕热的矛盾体质,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明明没有富贵命,却偏偏做个娇贵女。
在使劲扇了几下依旧无果后,我选择向它妥协,我一把拉起身旁的朋友,朝食堂的阴凉冲去。
“明天我们出去吃吧。”我朋友突然说道。
“怎么了?”
“反正就是不想再看见这栋食堂了。”她指指我们面前这幢3层高的房子。
“好吧。”我耸耸肩。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了以后的生活。
如果非要找一点词语来形容的话,也许就是自由、简单、真实这三个词最贴切了吧。
生活没必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自由快活。
简单真实,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生活是什么?如果只是每天奔走于工作与家庭之间,无暇顾及周围的环境,只是身心疲惫,而终日碌碌无为,那不叫生活,确切来说,应该叫生存。生活不一定要像英国贵族那般精致华贵,至少在中国这样的地方,你几乎无法享受到“每天下午四点世上的一切都应为那盏下午茶而停下”的那份来自慢生活的惬意,但你一定要有驻足观赏的闲暇。你不必强求精致,但一定要自由快活。我可以坐在一家高级餐厅里听着悠扬的琴声,和恋人享受一顿幽静的晚餐。我也可以坐在街边的大排档,开几瓶啤酒,和朋友畅所欲言。总之,不必把自己勒得太紧。
不要企图以过度的勤俭持家来打动生活,生活往往对此不会施舍任何的同情,它只会让你越勒越紧。
我曾考虑过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非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想要旅行,拎起包来就出发;想要逛街,就把商场从头到尾逛个遍,累了,回家倒头就睡。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一个人做想做的事:一个人去到一片森林里,找一处风景,拍一组照片,远离吵闹的人群和喧嚣的城市,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我也喜欢独坐一间咖啡厅,喝一杯冒着热气的Espresso,咂咂嘴,苦味瞬间溢满口腔,再看一本书或者写一篇随笔,如此,甚好。可母亲却总泼我的冷水:“你这不是特立独行,是不懂和别人分享,少拿十几岁的青春做几十岁的事情。”我对此只是耸耸肩,也许未来某一天,这个毛病会随着某个人的到来而烟消云散吧。
这就是我所满心期待的生活。
现在谈这些也许远了些,但我依旧期待着它的到来。毕竟生活总是藏着惊喜,说不定哪天一不小心就成真了呢?
就像那些执着于爱情的人,他们爱着的,不是那些充满仪式感的恋爱环节,而是爱情本身。我也希望我所爱的,不是生活里充满仪式感的环节,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