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14】英国现代教育的概况(二)

五、二战后的高等教育改革
首先,60年代的罗宾斯原则提出:为一切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且成绩合格的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罗宾斯原则在制度上为民众打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

此时英国的师范教育还是属于组织,不属于高等教育。在罗宾斯原则基础上,70年代《詹姆斯报告》提高了教师教育的地位,将师范学院转变成公立的高等教育。并且在教师培训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培训三段法:高等教育、职前教育培训、在职进修。

《詹姆斯报告》提高教师地位,被誉为“师范教育的宪章”。

80年代《雷弗休姆报告》提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改革课程结构为综合化、多元化;加强专业化管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奖学金、助学金。

从政策上开放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条件,吸引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六、《1988年教育改革法》另一里程碑式的法案
此时英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而贵族学校生源依然贵族子弟为主的传统依然保持着。因此,教育部的贝克进行了全方面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1.基础教育阶段:统一课程,规定5-16岁为义务教育教阶段,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基础课程
附加课程三个种类。

统一考试,分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7岁、11岁、14岁、16岁进行一次考试,根据成绩分流。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摆脱政策,即教育质量高、口碑好的学校脱离地方教育局的管理,直接接受国家教育局的管理,提高其地位。

自由择校,父母和子女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自由选择学校。

2.职业教育部分:建立一系列的城市技术学校,发展职业教育。

3.高等教育部分: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实行摆脱政策,废除大学双重制,即重点大学取得根大学同样的地位。

七、90年代
进入到20世纪的尾声,英国提出了对新千年的更多目标,即初等教育来说,要求共同化的水准和多样化的结构。

对高等教育来说完全废除双重制,以及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要求终身学习等。

今天总结完英国的教育史。

因此,到这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