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我是个特别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以至于家人经常担心我被骗。可实际上我被骗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我觉得生活在这个互联互通的社会,人如果处处设防就会太累。可是真得一点不设防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然真成了傻冒!只是这个度的把握有时真的挺难的。
记得刚出来工作那会儿,爸爸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出门在外,千万别贪小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以前与人与人之间接触的频率不高,日常生活中都是熟悉的人,真正考验人信任关系的时候其实不太多。
而现在就连日常生活中都处处存在着对“信任”的考验,比如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为了抢流量,各种免费的活动层次不穷。你是信还是不信?说实话我是基本上不去占任何免费的东西,除了有不占便宜的心理,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不信任。但有些时候看到别人家讨些优惠或赠品什么的,也会羡慕一下那些可以少花钱多办事的人,也会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对别人不够信任。
可是今年发生了两件小事,却让我对信任感产生了尴尬的感觉。
第一件是007众筹的事情
17年007众筹我也有帮助过几位,虽然数额不大,但对与那些战友从未接触、从未谋面、从未交流过的我来说,七块七也好,十七块七也罢,也算表了心意。而我觉得007是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群体007,我们是有共同的认知框架的人,所以️开始就有莫名的信任。
可是今年随着007的人数增多,进入了一些和刚开始存粹想法不一样的战友。毕竟钱多钱少都是确确实实从我口袋里出去的钱,我也想花在有诚意人的身上。有的战友众筹的方式实在让人心寒,直接一个链接,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接到的多了,难免会很难受。
话说突然来个陌生人,什么话也没有,没一句寒暄,直接就是筹钱。帮,肯定心中不舒服。如果不帮,心又堵的慌,好像我是个自私、小气、不热心的人了。
突然觉得自己过的好好的,怎么就被一秒变成了恶人、一个不友善的人了呢。筹与不筹我的心情莫名其妙的就被绑架了。筹与不筹,不爽的结果都由我自己承担。想想我招谁惹谁了,莫名其妙被人加了好友,莫名其妙就被当成了不好的人。
看着她在你的朋友圈里躺着,看一次堵一次,好像时刻提醒你是个不友善的人,这种体感实在太糟。
我记得我曾经赞助过一个北京的牙医,他是当初唯一有礼貌的介绍自己的人,说日后要是有关牙齿上需要咨询的问题找他,不管找与不找,至少当时那个态度让人觉得至少本着资源交换的心态。何况是007战友呢?二话没说就捐了,说些鼓励的话后,就再也没联系过。
好笑的是今年突然有一天真的有关于牙齿的问题想咨询他一下,结果发微信过去,我已不是他好友了,我重新解释了一下,做了自我介绍,表明来意!希望他能加我一下,真心想想请教一️,人家根本就不通过。
唉!突然觉得自己挺脑残的。莫明其妙的被加,又莫明其妙的被删。怎么就被别人删了呢?也许人家是定期清通讯录吧,反正我从来都没清过,在007除了我们六班的战友是我主动加的,其他的全是人家主动加的我,即使加过之后一直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也没有删除过。我是担心万一人家哪天想问我一句话,突然提示不是好友,当时那一刹那人家多少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今天,我又遇到了同样关于信任的问题,第二件事同样是007战友,半微商。其实我是对他的产品有真需求的,可是人家不介绍产品、不介绍方法,不介绍过程,直接报代理价。3000元让我再卖10个人。我说我只想自己用,并不打算推广,何况我还没用也不知道效果。她和我也说到了信任的问题,说互联网的关系很微妙。如果是朋友就可以先试用后付款。好似人家先抛出了概览枝,我不信任就是我的问题了。
其实要是按我以往的性格,二话不说就买了。咱是谁啊!是那个“死要面子活受罪”队伍中的一员,何况确实有需求呢!
可是怎么就这么不舒服呢?我不禁问自己:
何必把事情搞的那么复杂呢?多简单的一件事啊!你不就是想给儿子治疗鼻炎吗?你需要的产品,如果真的产品有效、价格合理就去买,不合理就不买,难道就因为她曾经是折射出不好感觉的其中一员,然后就被信任绑架。你就要对产品功效、成份、使用方法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为了证明那句,互联网中微妙的信任,连理智都不要了?
为什么就不能简单的回到产品交易的立场,哪有那么多附加条件呢!再说信任也应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才对,怎么被弄的盲从了呢?
所以真要不时地提醒自己,你就是你,千万别自视清高,太把自己当回事。没必要在陌生人面前刷无来由的存在感,回到事情的本质,一切就会简单多了。
事情简单了,信任自然就会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