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王阳明(丰盛日记6)

工作累了,沏上一杯绿茶,丝丝清雅的茶香,会诱惑着自己自然而然地翻起一本书,可能我的认知里,书和茶就是绝配。有时选择看书当成工作中的小憩也是一种醉人的美好。

下午,忙里偷闲的享受一下私人时光,茶沏了,顺手从抽屉里拿了本以前看过的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打开书签的位置……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转捩点——

我浅薄的对王阳明得“道”之前的印象是,这人很有才,心很大,思维很灵活,但不干正事,有些走火入魔,疯狂的代表。写书的作者都很会逻辑,并且就像是学过心理学似的,只用文路一招就吸引了读者。

而立之年,王阳明在成为世俗圣人和成仙成佛的追求上下足了功夫。总之思维很活跃,不当圣人就当仙,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可能是成功者在成功前的思维都是这么的丰富多彩。

书中的异人、奇人都不爱先告诉答案,说话也是只说答案前面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很短,很玄,先给一个神秘的包袱,全靠来访者悟了,当来访者悟不出所以然的时候,他便迫不及待的一语道破天机,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结果不是给你一棒子就是一棍子,考验一下你的承受能力。蔡蓬头和那个神秘和尚都是典型的奇人、异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阳明的更奇异,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无论是在佛学、道学,还是儒家,他都能找到一个理论和精神支柱,也都能找到一个理由和逻辑推反对方。

通过一场与佛教怪诞的分手方式,一两句话就把老和尚感动的重回人间了,不得不说又给了王圣人一个新的启发,——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阳明在佛、道上面付出了进半生的心血,然而,他说放就放,连个犹豫的眼神都没有。王阳明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洒脱?——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这也是他的一条心法: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王圣人由此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