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模糊的起始点。我所能回忆起来的关于个人的起始点,正是香港电影。通过它,得以了解电影,了解娱乐,了解文化。时至今日,这份热爱一直未曾冷却,以至于得知有部名曰《港囧》的电影正在不遗余力地向香港电影、音乐致敬,马上不顾内伤,带病前往(前不久被《九层妖塔》击中脑壳)。最终,电影看完了,心情很复杂。
我不是来黑《港囧》的。客观点讲,这部电影称不上有多讨厌,甚至有些地方很讨喜,整体设计也不能说没有走心。只是,在赶集似的114分钟里,我没有看到一个可以从头到尾讲通的故事,也没有收获太多可供温存的人物或桥段,更没有感受到主创人员对于香港文化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即便是放低标准,以歌解忧,也做不到基本的畅快淋漓。相反,由于在观看过程中不断抛离自己的港迷身份,反而看到了更多、更宏观的东西——即乏味、扁平、粗暴的大众文化。
在我敲字的此时此刻,《港囧》的票房已飚至10亿。6天,10亿——这样的数字,在突破票房纪录成为常态的今天,已经很难说清对中国电影市场是福还是祸。对于数据一向不甚敏感,也不大关心作为艺人之外的徐峥是如何从《泰囧》的新晋导演转变为今天的资本玩家,但时刻都能感受到的是,各类媒体正就着不断刷新的记录围炉狂欢,观众也被这部热闹非凡的电影晃得晕晕乎乎,甚至来不及思考消化,就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拍倒在手机前。更不要说后面还有《印囧》蓄势待发,勾引着人们加速驶向下一段环形公路的收费口。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怀疑这一系列被地域符号、文化代码和资本游戏所遮掩的电影作品背后,究竟还剩下多少真诚。
连同电影在内的属于大众的“文化”,从某个历史节点开始,便朝着几个简单直接的方向失足狂奔。其中一个就是:要让观众看懂看爽。可是在多数情况下,简化并不等于提纯,更无关乎去粗存菁。因为,上述行为均需付出极为艰辛的代价,且费力不讨好。《港囧》很明显地企图把香港的符号价值及文化效应拿来与“囧系列”进行对接,并美其名曰:致敬。殊不知,致敬的前提,是足够的了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至少也应该是尊重。可是在《港囧》里,被致敬的电影从《阿飞正传》《新不了情》到《警察故事》《英雄本色》,能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只能用“凑趣”来形容。被致敬到多如牛毛的那些点,和人物动机、故事情节之间的互动关系,只停留在表层。一切都像两位女主角的角色定位一样,模糊而又遥远。
——没办法,就是为了要让观众看得懂,并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出回应,这就够了。注意,是回应而不是会意。
与此同时,到处流窜、拼贴的港乐金曲也足够拼出一张精选集了。这里之所以用“流窜”“拼贴”这样的字眼,不单是因为歌曲和剧情的咬合程度不够,更在于浅弱的剧情对原曲意涵的消解力度实在足够强大,无形中流露出另一种更为低能的“晚会本质”。抛去对张国荣的偏爱,个人认为能够代表香港流行音乐演唱水准的是罗文,思想内涵与人文气质方面的代表则是达明一派。这里并不是说,《港囧》一定就要选罗文或达明的歌进来,而是一个有没有投入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否应该多花点功夫对老歌进行甄别,并适当投入自身的理解和二度创作,从音乐本体入手把配乐和画面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得平衡、考究,而不是把歌曲本身的热度和符号意义直接拿来,与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
好吧,我要求高了,但至少总得尊重音乐吧。从现在的《港囧》成品来看,这种音乐配合画面的思维又是何其简单?要说电影开头像MV似得不间断地连放《偏偏喜欢你》《谁可改变》《为你钟情》,由于配合了苦涩的、流水般的校园恋爱历程,伴随着较为迅速的叙事节奏,还真带出来那么一点点气势磅礴的观感的话,那从《乱世巨星》《真的汉子》开始,配乐的作用就愈发变得简单化了——打个比方,就好像六一儿童节小孩儿们被班主任强按着擦上的红脸蛋。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徐峥跟家里人闹翻后跑到公交车上,背景响起了《倩女幽魂》,那场面之尴尬生硬,简直无可复加,甚至于撤掉音乐反而更有震撼力。再想想拿《沧海一声笑》来配合喷了众人一身的骨灰,真是浑身打冷战,气都忘了喘。可那个时候,观众竟然是在笑。
或许,“好笑”就是对喜剧电影的最大肯定吧。过节嘛,想那么多干嘛?一起来囧嘛,被囧到了就是好的。的确,成熟的品牌是继续吸金的保证,不愿再动脑筋的观众,也乐得在自己熟悉的视域里吞食一份可靠的安全感,正可谓各得所需。可是纵观《港囧》全篇,恶搞并非是其基调,我想也更不是徐峥本人的出发点。之所以做这部电影,徐sir是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在里面的。可惜,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这样千娇百媚。对比之下,我又是多么地喜欢清新、欢乐、扎实的《人在囧途》。可别忘了,那部电影的导演叶伟民是香港人,看看他是如何把大陆和大陆人的心理拍得可信可感。
如果说香港元素只是噱头,那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的情节吧。说《港囧》是部合格产品,主要也是因为它呈现出来的三条故事线索没有乱套,黄段子适可而止,但也仅止于此了。就我个人体会,葛民辉这条线与主线故事其实是分裂的,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促使徐峥的香港之旅囧上加囧,同时加强高潮戏的冲击力。与此同时,包贝尔和徐峥的搞笑段落,基本也处于游离状态,与电影真正的主题缺少互文关系。而被观众认为是最紧张、刺激的悬空玻璃板戏份,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对《国家宝藏》的效仿。这些弱项,均导致观影乐趣不断在打折。我想,在国产电影票房疯涨的当下,剧情设置上还在处于偷师和拼凑阶段,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正常的。创作者拼命去找点子、兜售情怀,反而忽略了把故事讲好、讲通,把人物塑造好的基本任务。
以上现象,在现阶段国产电影的创作中普遍存在,离我们最近的《九层妖塔》就是典型的一例。很难想象,当人们把自己的欣赏点和兴奋点铺地很大、很平、很空泛,是否还能对某个东西进行立体、深入地体味。面对具体问题是否会疏于思考,失去判断?正如现今的歌坛完全没可能再出现第二个陈百强和张国荣,或许连另一个周杰伦都可能不会再有。如果有一天,歌手只被分为被转身的和没被转身的两种,电影被分成看得爽的和看得不爽的两类,艺术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不知又会变得何其不牢靠,或者说会在具体的某个节点一哄而散,走向无尽的混沌?
最后该说演员的表演了。可能是事先看过了《解救吾先生》,对国庆档其他电影压根就没寄存多大希望。所以,《港囧》的表现多少超出了我的预期,至少徐峥的表现要比《泰囧》里的好,在医院走廊和家里人闹掰那场戏演得格外好。李灿森、王晶、苑琼丹、吴耀汉等一众绿叶明星也各尽所职,达到了添油加醋的目的。相比之下,赵薇和杜鹃因为各自扮演的角色打创作完成时就是半成品,发挥成现有程度也算无功无过。倒是包贝尔,整个电影百分之五十的癫狂和过火均被其一人独揽,一股压根就没道理的死缠烂打精神,即使勉强制造出笑果,也是较为尴尬的存在。
总而言之,将文化实体转化为各种符号和代码,在被赋予文化强权后进行消费,表面上增强了大众被煽动的可能性,但最终只能导致该文化的核心内容被消解殆尽,使其变成一次性消费,用过即弃。正如艺评家黄专所言,现在的我们又将进入到另一种消极的“集体主义”。我想,在接受这种文化恶果的年轻观众里,理性一些的尚能全身而退,更多的不知情者,因此受到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持久的。所谓没见过马跑,错把驴当人生真谛,不知long time以后的年轻观众的字典里,是否还有敬畏两个字,是否还有回忆的意愿和可能,是否还有所谓的乡愁,可供寄存灵魂。
回到开篇的态度——这里没有任何针对《港囧》的意思,连我自己也是吃快餐文化长大的一代人中的一分子。只是,快餐吃多了吃烦了,偶尔吃回上档的,才能打心眼儿里去体会孰优孰劣。《港囧》对于我来说,既有它可爱的地方,也有其可憎之处。作为大众文化的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我想就连该片的主创人员也有自身的无奈与抉择。所以,这么一部电影诞生于当下这个时间段,我们很难立即给予公正客观的评判,但至少不能不承认,它是现阶段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面镜子,从中照见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