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时间

很荣幸,在师大博物馆开馆的日子来到这里参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座以教育为主题博物馆这里存放对多的当然是有教育教学的史料。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延安革命老区在抗战时期的各科书籍。很难想象在哪个战火纷飞年代,在哪个资源紧张时刻,在此处还有学堂有大学,有关于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育。不忘知识,不负青年,难怪斯诺会在这里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求知求学,为国为世这是老一辈人传达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是以为女生多的关系吧,师大有个很大展区是关于女性的。有讲五十六个民族妇女服饰的,有谈及三寸金莲,旧时古时女性生活劳作的,但最为震感的还是“女书”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你可以将它理解出一种文字,一种文化符号。是江永地区的妇女们专用的一种文字,用于诉说情感,记录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它未广泛流传于世,它并未被才子文彦所知。可以用来歌唱,是乡土里妇女间维系情感的重要支持。书籍里说劳苦大众是文化创造者,这或许是最佳的证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让我喜爱的当属陶器和瓷器。从最早的捏土仿物,到后来烧土成陶,烧陶为瓷。西周的硬陶,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宋时五大名窑,元时的青花,明代釉里红,清时的粉彩。从实用器物到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时也由衷赞叹,以瓷器代中国真是当真无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美人图和启功先生的墨宝作为参观的结尾。关于先生的字真是喜欢非常,很想说句卧槽怎么那么好,还是觉得见字如面来的妥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