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多云
又到晨走时间。倪先生问:去哪?我立马回答:沿大坝南的元鹤荡走一圈。
这个决定是基于昨天梅墩行。梅墩八景中有个“岳庙晓钟”,据说赵构带着随从安全抵达临安后,建立南宋小朝廷,暂时稳定,就派人来梅墩,除了修缮梅妃墓,还在一侧建东岳庙。地理位置就在原梅墩村村委会,现为某超市。今天想去看看,顺便环南元鹤荡一周。
倪先生极为赞成,环南元鹤荡一周,刷步不会少。
从家里出来,沿育才路往西,远远看到农商行前面的马路上挤满了摊贩和买菜的居民,侵占去一半的路面。都以为这里有野生的鱼虾蟹,都想趁早来淘野货。我和倪先生怀揣任务,速速离开。
“步步高酒家”左转弯,往南。原先的汽车站已经撤销,开出各种商店。对面的华盛商场曾是小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商场,舞厅,旅馆,迪吧……我在二楼的供销社财务室上过班,供销社转制时,我投标中的,承包了商场的医药柜,从此脱离繁琐的记账、报表等,改为与陌生的药品搭上关系。
华盛商场的店铺、旅社、食堂、舞厅全部卖给员工,只剩二楼部分办公地。供销社还在,只是从“北厍供销合作社”变成“苏州市吴江黎里中心供销合作社”(下图)。
华盛商场西南曾是供销社的生活资料批发部,批发经营糖烟酒以及副食品生活用品,转制后,小M开过批发部,也做过化肥农药,生意越来越难做,前两年关门歇业。
批发部的西隔壁是我工作过的金属公司采购站,我那时任财务会计。三十年过去了,外墙斑驳陆离,像位垂垂老者,浸漫岁月沧桑。
厍源路的最西端是小镇的老轮船码头,那时候,小镇人去吴江、苏州或者反方向的芦墟上海,都在这里上船。倪先生小时候去找吴江城里工作的爷爷、爸爸,常在码头乘轮船。我只乘过一次,初三时,被学校选为运动员,去老吴江中学参加运动会。
上图。油库改造成厂房,油罐没了,倪先生刚工作时住过的小木楼也没了。
我18岁参加工作时的生产资料商店,现在成了面店、五金机电等,而我们婚后住的宿舍就在商店二楼,已然面目全非。
昔日的化肥农药煤球仓库,改造成停车场,只留一角“吴江农资北厍直营店”。
上图。仓库码头,元鹤荡边,曾是男同事们夏天傍晚游泳的地方。荡对面幢幢小楼就是冲泥冲出来的元鹤大坝。是它把元鹤荡一分为二。
生产商店的南侧是供销社金属物资公司。
印染厂是大厂,现因污染而转型,变成美食城,开满各种吃食店,元鹤荡边还有一家私房菜馆。
荡中央,留有码头的痕迹。
一路往南,小镇80年代镇办企业外向型“四小花”之北厍绣服厂、达胜皮鞋厂、吴江西服厂(利康集团)、北厍色织厂。这些昔日的明星企业,只有利康还坚守着,但阵地越来越小。
梅墩路口转弯,超市所在地,我寻寻觅觅始终没有找到东岳庙。倪先生说,肯定没有了。我知道,原先的东岳庙早已不在,但村民们在原址上建了小庙,香火还很旺呢!
没找到东岳庙,有些遗憾。
沿元鹤荡边的松汾路往西北走,经过渔业村和娘家的元鹤新村。
太阳已经升在元鹤荡的上空。
老横港桥、新横港桥。这是西片村庄进入元鹤荡的口子。
大坝(育才路)的西尽头,右转,走上育才西路。(上图)这么看,哪里知道这是元鹤荡中央筑起来的大街、居民小区?
站在元鹤桥上,前方就是老轮船码头。我和倪先生环南元鹤荡兜一圈,刚好一个圆。又回到起点的步步高酒家,然后是老镇政府、农商行、中学、小学……
今早走过的地方,每一个都能独立成篇,如果展开,要多少文字?不再啰唆了,有机会以另一种方式细说。
东方甄选看世界正在北疆,跟着俞老师团队今天去了格拉峻草原和阿克塔斯民族风情园。
下午,夫妻俩去城里。今晚,苏州体育馆观看相声,德云社郭老板的徒弟孟鹤堂和周九良相声专场。
7点半开始,10点半结束,到家11点半。今晚做"隔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