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已经升任基层管理有一段时间,近来心绪有些波动:
比如开始觉得班组长似乎也没啥,甚至有点不把自己当成管理者来看的意思,觉得自己只是比普通员工多付出、多工作而已。于是便将这种想法告诉了文厂长,文厂长发觉这种想法相当有破坏性,对于基层管理的心理建设相当不利,于是思索一番便开始了下面的辅导。
首先文厂长否定了小董的这种想法。
从企业组织管理的构架来看,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者,作用很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从优秀员工转换到基层管理的岗位,这个跨度也很大,比晋升到其他岗位的跨度甚至还要大。中层以上管理者,由于明确了管理定位,对自己的认知,能接受到的培训资源也会很多。
而对于基层管理的培训,大多数的企业在处于摸索阶段,更多的企业是不太重视的,能给与基层管理的资源也是很少的。企业要发展,除了要重视高层队伍的建设外,还要加强对基层管理的培训与培养工作,让现场管理切实地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
基层管理的胜任力
1.管理者的素养
基层管理在完成从“精兵”到“强将”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既要保持精兵的实干本色,又要从胜任基层管理岗位的要求出发,提升自己的管理素养。
基层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必须学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心态决定态度,心态好则态度端。在价值观上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趋同,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去标定自己的行为。意识到管理者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意愿越强烈,责任感越重,工作的动力就越足。
2.管理知识的学习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曾强调:“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
基层管理者要多 学习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验证,以班组为管理平台不断实践并积累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
不同于在校接受系统教育时的知识学习,基层管理在基层管理岗位上的管理知识的学习是以应用为目的的知识积累过程。能够系统学习管理学固然很好,但结合具体工作活学活用,不断将管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管理能力尤其重要。
3.管理才干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班组长要懂管理原理,理解企业的原则,以此为据开展工作,会少走很多弯路,解决问题时就不失水准。企业的规章制度、工艺文件、作业手册都是班组长管理时的依据,在现场巡视中发现有员工不遵守这些规定就要及时纠正。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有句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班组管理成效的大小取决于基层管理本人胜任力的强弱。基层管理胜任力强,班组管理就规范,班组的工作业绩就好;基层管理不胜任,班组管理就混乱,班组就无法顺利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将学习融入工作
1.学以修身
移动互联时代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惊人。学习力决定竞争力,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课题,将学习能力转换成职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使自己的能力能够跟上企业的发展。
中国的先哲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今天的班组长来讲,“修身”就是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以德树威;“齐家”意味着管理好自己的班组;“治国”意味着用管理技能提升班组的绩效,使企业得到中兴;今天的“平天下”,就是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基层管理的学习要以提升管理能力为目的,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形成新的工作方法,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而读书就是最简单的个人成长的途径,性价比也是最高的。
某企业家在一次谈读书的经验中说道:
我读书既有兴趣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有的是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性质,有的是社会性、理论性质,也有实用性的,还有专题性的研究以及现用现学的内容。
其中许多是普及型的基础知识,也有些内容是此后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的,却不能不知道;有些知识要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却掌握得不够深入,仍需不断地学习、提高与补充;有些知识虽然不能直接使用,却会对工作、认识问题有所帮助,比如哲学与逻辑的知识,并非可专门当作工具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却是认识问题、解决情况、分析判断的工具之一,有助于由表及里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帮助回答那些藏在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
有些书是阅,略而知其在则可;有些书是读,要颂而知其声;有些书是研,重复多次而深知其意;有些书是学,不仅需知其果且需深究其因、通晓其理;有些书只是翻翻;还有些书知其头尾即可晓其大意。不同的书针对不同的阅读要求,没必要在休闲类书上下太多功夫。
没有不可读的书,只有不会读书的人。书太多而无法都读,故选择也很重要。有选择则会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而这仅靠个人选择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们建立了许多的读书会,总有几个朋友的圈子在互相推荐不同类别的书目让大家可以共享。这个读书圈子的建立会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也许你能及时地读到当前社会最被关注的事件、理论和观念。
2.把工作问题当课题
工作问题就是磨刀石,它可以磨砺基层管理的才干;它可以倒逼基层管理去想各种办法、去学习;只要敢于解决各类问题,包括管理问题,才干就会自然而然地磨炼出来。
要以问题为导向,敢于用一些新观点、新思维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一次次的摸索实践,寻找更为便捷的方法实现工作目标。通过工作学习化,不断提升学习向实践转化的效果。
3.在“善用”上多下功夫
学
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作为基层管理只有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收到学习实效,学习才有意义。在现实中,有的基层管理对学习既存在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的问题;也存在不善用的问题,学而不用,学用脱节,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解决实际问题则纸上谈兵、束手无策。
为此,基层管理要在“善用”上下功夫。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用结合,学以促干,以用促学,要善于结合自身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掌握基层管理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本领,努力成为基层管理的行家。
经过文厂长的一番开解,小董紧蹙着眉头,思考良久,最后深深吐出一口气说道:“厂长,我想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请您看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