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先刚

【斯宾诺莎】1632-1677【莱布尼茨】1646-1716: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康德】1724-1804

《纯粹理性批判》

现象世界

伦理哲学与道德哲学

自由(无知/有知:比较与算计)与幸福(金钱/健康/和谐/知识/地位)

不自由:善1兽性2人性3人格性/恶1软弱性2不纯粹性3恶毒性

【费希特】1762-1814

只能寻找,不能证明

第一原理:我是我(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第二原理:非我不是我

第三原理:对立统一:任何东西都需要对立

【诺瓦利斯】1772-1801

意识是存在之内的存在之外的一种存在

蓝花:1无限趋近2无法触及

【黑格尔】1770-1831意识

1、感性确定性

2、知觉

3、知性

4、自我意识:a从奴隶意识到主人意识b奴隶“自由”追求

5、理性

6、精神:a伦理b教化c道德

利己主义:利己必利他/为集体必为自己

法哲学:政治哲学:权利和义务

刑罚本质是报复,但不是复仇(因主观随意)

国家不是契约,婚姻不是契约(没有标的物)

生命不可转让

家庭:财产是外在统一体/子女是内在统一体

【谢林】1775-1854

“绝对”自我pk绝对“自我”(费希特)

一切是我pk我是一切(费希特)

绝对唯心主义ok主观唯心主义(费希特)

【叔本华】1788-1860

【尼采】1844-1900

【海德格尔】1889-1976

【附】浪漫主义

但丁(1265-1321)《神曲》

马丁·路德(1483-1546)宗教改革

塞万提斯(1547-1616)《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1564-1616)

《哈姆雷特》复仇与延宕的哲学困境/人文理想与现实矛盾的终极叩问

《奥赛罗》嫉妒引发的信任崩塌/种族偏见与性格悲剧的解构

《李尔王》权力让渡后的伦理崩坏/亲情异化的社会学镜像

《麦克白》野心驱使的道德堕落/权力腐蚀人性的心理图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