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胜有色中的秘密——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少年和女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黑白是最有力的语言,可谓“无色胜有色”。这张照片,构图和光影把握精准,女人的剪影优雅迷人,长长的秀发和风衣,为夜晚宁静的城市增添了浪漫。画面左侧,一个少年乘车而去,引人遐想。他和她,在一霎那定格,黑白光影里,是延绵的情怀与故事。相遇一场,最终终究是离别,回忆被留在了身后,就像那辆车继续向前行驶,把一座城市和一个女人留在其后一样。

    少年和女人剪影明暗相生,两极化的色彩碰撞出视觉美感,看似平静却充满震撼,仿佛低调又尽显锋芒,奇崛之中充满悬念,让我想起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20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15岁少年米夏和36岁女子汉娜开始了一段忘年恋,他为她朗读书籍,他最爱并排躺着的时光。虽是惊世绝恋,但并不让人觉得违背伦理,反觉自然唯美,既有身体的忘情,也有灵魂的碰撞——从温情的初恋,往日的罪行,到坚守的秘密和动情的宽恕。

 歌德评论《奥德赛》时提及,西方文学的核心在于保密的观念,由此我们了解了男女主人公种种行为的深刻心理。他们心底都有秘密,公开后就要付出代价。爱情与背叛、罪行与忏悔、道德的困境和法律的悖论,引人深思。历史是荒谬的,审判是荒谬的,人的选择和判断是荒谬的,惟有爱情是真实的、永恒的。

    人性的幽暗从未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好的艺术作品,不仅展示出人性之复杂,还赋予这份复杂以单纯和统一的气质,让人物并不断裂浑浊,而是完整丰富。

    好的摄影作品也是如此,摄影师要收藏人的伤疤,人的灵魂,人的失足,人的攀升。人性之种种,迷人而触目惊心,拍摄的过程就是对人性的探测、抚摸、提炼与统一的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