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我爸下棋,一遇上不知道怎么解的就随便乱走,我爸就会问,你这样走有什么目的?我说,我不会走啊,我爸说,下棋要有目的,毫无根据一通乱走就会输。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前个学期,去报了棋协的象棋班,老师说,不会走的时候,就看看棋面上哪个子没有用,就走没用的就好了,虽然现在没什么用,但或许将来会帮上大忙。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那就把手头的小事坐好,或许将来能帮上大忙。似乎……也很有道理。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村里有个老人,是远近闻名的鉴玉高手。但凡他见过的玉,从没有走眼的。有人问他,鉴玉有什么秘诀?你怎么知道这些是假的玉?他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些玉跟我以前见过的不一样。原来,老人家里原先是大户乡绅,从小吃穿用度都是上等,真的见多了,眼里就容不得假的,虽然说不出道理,但一眼就知道真假。当时傻傻的,总想成为这样的人,一辈子只识真玉,不见赝品。
有时候我也在想,将来我能做什么,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有什么意义。小时候觉得诸葛亮很厉害,不管别人有什么问题,都回“略懂,略懂”,然后一直以对什么都“略懂”作为自己的目标。然而到自己真的兴趣广泛什么都想要接触了解却没有任何一项足够深入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一开始以为你博学广识的人开始怀疑你吹牛破天,名著看个简介就以为领悟了精髓;一开始跟你在某一兴趣爱好上结交的伙伴发现你连半桶水都够不上;甚至你自己也开始想,什么都想要接触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还是想要维持初见时广识的印象而已。
再然后突然发现,诸葛亮才不是真的略懂,明明就是十分了解而谦虚罢了。年少无知以为真的是字面意思,把自己变成了三分钟热度的样子,对什么事都一下子突然热情似火,过了那么几天就消耗殆尽。生怕自己对某项事物的喜爱有一天发现是叶公好龙,自己就是那个假装热爱的叶公,真正接触到自己以为喜欢的东西却发现没有兴趣甚至避犹不及。
这段时间闲散下来,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或许是脑子里潜意识以为时间尚多,坚持了几天早睡习惯又被消磨无几,似乎再一次的向我证明了三分钟热度的这个事实。看着手机却没有玩的欲望,脑袋放空一坐又到了饭点,每每睡前又开始懊恼,老天爷给你时间不是给你拿来浪费的,是给你拿来做有意义的事,做能充实自己的事的。可每每真的坐下来想,却发现如果真的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当可能真的没有在这个快节奏社会安身立命的资本。想要重新拿起笔写一些什么,却每次在有灵感的时候放它走掉,然后再也抓不回来,看着手机里关注的剧集不断更新,却连追剧都没有动力。没有目的,毫无斗志,迷茫,大概就是我现在身上的“标签”吧。
似乎……总是在做跟大家口中所谓正事不同的事。别人在图书馆学习,争取考一个更高的成绩,而我总是缩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各式各样的书,文史经哲,通俗演义,甚至摄影电影文学改编;喜欢看电影,各色各样的或许看了两三百部了吧,然而看过就是看过,或许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印迹,却并没有像有的人一样醍醐灌顶。有一个词说的很好,“丧”,可能是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迷茫不知所措,就像浮萍,没有目的到处漂移。可能我就是深陷泥沼需要有人拉一把的那种人吧,思想陷入了有些自我否定却又自我肯定的怪圈,所谓医者不能自医,明白很多道理,却没办法说服自己,大概是需要也期待着有一个人,从迷惘的泥沼中把我拉出来,才能明白该做什么?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醍醐灌顶的滋味呢。
思绪万千,不知所云。
20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