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类书单《幽微的人生》
最近有很多社会新闻让我无法理解,比如鮑某性侵养女、马某将79岁瘫痪母亲活埋..
我不知道是网络发达了接收新闻的内容更广了,还.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
李玫瑾老师虽然是犯罪心理学家,但是透过触动人心的犯罪案件暴露出的却是原生家庭的问题。看到这些案件后,除了心痛更多的是遗憾
以下是我觉得最有感触的几章:
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问题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很多性侵是斯文人干的
中国不缺精英教育,太缺生存教育
“相爱相杀”的恋爱有风险
[书摘I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
1.人的心理发展的顺序性,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3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原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期是12岁之前,父母要了解孩子心理。
2.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
如果替孩子间一下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唛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3.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5.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
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
6.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推荐指数:
推荐原因:触心动魄的真实案例反应出原生家庭的重要,通过各种案例来改变教育方式。
读书清单|好书推荐|5月书单|读书笔记|女性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