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洽”,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就是简单的自洽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遵循自洽性的,建立于客观基础上,反之则建立于主观之上,最终归属不可证伪与证明。
换言之自洽是“自相一致”。
以上言论来源于百度。
“自洽”这个词语,我花了一年的时间领悟。
作为职场新手,备受争议!
为什么会用“备受争议”这个词语呢?
接下来进行深度剖析,面试场上的我,是焦点,所有人都对我很好奇。于是,有一系列问题萦绕在我身边,“你就是来面试的研究生?”、“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单位?”、“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们?”、“你要考虑清楚,也许我们不会给你想要的选择!”……
刚入职的我,“你好,我是夏依然,请多多关照。”我礼貌地问候每一个前辈。“你好,我是小T。”“你好,我是小Z。”“你好,我是小P。”一堆自我介绍迎面而来。
“小夏,我是L主管,我们浅谈一下接下来你的工作安排,先说说你的想法。”L主管简短的介绍,似乎在敲打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员。“我还是想坚持面试时的选择,请您再三考虑。”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没有了面试的自信,也似乎是我在试探是否可以如愿。
“那好的,你先做P主管的位置,她也不常办公,一般都出外勤。”
于是,我有了“暂时的”的工位。就这样,我开启了一段扭捏的工作旅程。
刚坐下,“小夏,你过来,我要说说你的穿着,你怎么~”,就这样,接受了第一场洗礼。
从上,学会了“听劝”。
“你应该听取L主管的意见,多去去现场,你的提升空间会很大,晋升也很快。”小Z热情地给我建议。
这显然不是我想听到的答案。
“我觉得你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样会消磨你的热情,而后躺平,就像我如此。”小P很是真诚,“小Z,你根本不懂这里面的问题,误导别人。”
这显然是我愿意听到的答案,似乎更加坚定我的想法。
再三与L主管的商量,或是主动进攻,我选择了最初读研的想法,我想要选择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
L主管“暂时的”答应了我的想法。
从上,学会了“坚持”。
“依然,我上次看到你在问我们关于值班的事,我觉得你很在意,所以我和L主管回家的路上提及了此事,所以那天她让你去现场查看情况时,主动提及了这件事,你应该感谢我,让你没有感受值班的痛苦。”小Z自豪地和我谈起她的“伟绩”。
从上,学会了“伪装”,或是“虚伪”。
“你应该坚持,应该好好埋头苦干,不应该计较得失,不应该追星,不应该去旅行,不应该……”Z主管看似和我的关系很亲近,却好像是在PUA我。深陷其中的我,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件事的可怕程度。
“哈哈哈哈,我好开心,抢到了TJC的演唱会门票,虽然是个颁奖活动,但能见见想见的人,也很开心,所以周六上午能否帮我顶个班。”我开心地和大家分享。
“我可以帮你。”小P和小X一起说话。
“你还去看演唱会,事情做完了吗?你根本不像去看演唱会的人……”Z主管看着我说。
“我想去,且应该去,因为精神世界也应该富足。”
“看场演唱会,精神就富足了?你应该想想别的方式。”
“也许,我就是肤浅地觉得这些就是可以让我的精神生活感到满足与放松的方式。”
从上,我重构了自己,学会了“自洽”。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结局是美好的。至少现在的我可以轻松地谈及玩笑,轻松展露我美好的笑容。可以在完成自己的事情之后,奖励自己一次轻松无比的旅行,或是放空,而不是战战兢兢的想着那些还未完成,却出现在计划栏中的事情。
只要进度条在持续行动,在广告中停留几分钟,也无伤大雅。
只管努力,时间会给你答案。出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