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心理学的必读书,在亚马逊心理健康类畅销书中排名第1。作者罗杰·霍克精选了40项研究进行解读,让读者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有一个全局的了解。过去一个多月,我每天早上拜读1项研究,终于阅读完毕。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谨和覆盖范围之广。
这40项研究涉及“生物学与人类行动”、“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心里病理学”、“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等10个心理学领域,每个领域通过4项研究展开。
本系列文章对每项研究进行简单的复盘,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加深对心理学的模型的理解。
专题一: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研究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人类大脑有两个半球,两个半球通过由2亿根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互连接。为了了解左右两个半球是否具有独立的功能,迈克尔·加扎尼加设计了三组不同类型的测试来揭示被实验对象(被试)的心理能力,在他之后又有一系列研究者进行了拓展。总体上,该系列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2. 大脑左半球更擅长于言语、写作、数学运算、阅读,是主要的语言中枢;
3. 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方面更有优势;
4. 大脑两个半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完全充分。某些特定的信息,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可能不能提取它。因此我们可能感到伤心,但是却说不出原因。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困境,大脑的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来解释这种悲伤(语言是它的主要工作)。但是,由于左半球并不具备所需的充足信息,所以它的解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5. 虽然左右脑的功能不同,但是事实上没有一项人类活动是只用大脑的一个半球来完成的。左右半脑功能应该进行整合,而不是如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相互分离。通过整合,大脑能以超过并不同于任一半球的能力及方式去工作。
点评:左右脑的分工不同,现在似乎已经是常识。但是在1967年能够开拓性地进行研究,确实很不容易。经过长期的进化,左右脑的分工在所有的大脑形式中脱颖而出,一定有其强大的适应性。右半球是感性脑,是《象与骑象人》中的大象,左半球是理性脑,是骑象人。虽然大象大部分时间不受控制,但是你想要去远方,一定要练就好骑象的本领。
研究2 丰富的经历是否等于更大的大脑
环境对大脑有什么影响?环境越丰富,大脑是否更发达?
对此,马克·罗兹维格及其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力图解释经验对大脑的影响。他们假设在单调和丰富环境中的动物,其大脑发育和化学物质等方面将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他们以老鼠作为被试。研究结果如下:
1. 生活在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大脑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别于贫乏环境中的老鼠。环境丰富中生活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且更厚,差别显著。
2. 两组老鼠的脑细胞数量没有明显差别,但环境丰富的老鼠大脑神经元变得更大,RNA和DNA的比例也相对更高,意味着其大脑中有更高水平的化学活动。
3. 环境丰富中长大的老鼠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比在贫乏环境中长大的老鼠神经突触大50%。
虽然实验是基于动物进行的,罗兹维格及其同事认为大脑构造及其化学成分的很多方面可以被经验改变的假设得到了证实。后续有其他的研究者在这个领域拓展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 丰富环境的生活经理有助于提高学习本身,即便是在贫乏环境中长大的成年动物,当它被放在一个丰富环境中时,大脑发育也能获得提高。
2. 一些证据表明,经验确实改变了人类大脑的发育。一个人具有更多的技能时,他的大脑变得更复杂也更重;与视觉正常的人相比,盲人大脑的视觉皮层部分明显发育不良,沟回较少,皮层较薄。
3. 玛丽安·戴蒙德是最早的实验人之一,她觉得我们应该对大脑老化持一个更乐观的态度,神经细胞因刺激而存在。好奇心是刺激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保持好奇心,那将刺激他的神经组织和大脑皮层。经常用脑的人,大脑不易老化。
点评:跟身体一样,大脑适用“用进废退”的原则,《刻意练习》中也有专门描述技能训练改变大脑的篇章。回到日常生活,我们应该尽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为自己培养持久的好奇心。
研究3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你是怎样的人?是容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是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因素决定了这些特质?
托马斯·鲍查德和大卫·莱肯1979的研究,给出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答案。
该研究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人格中遗传影响和环境影响加以分离,检验基因在决定个人心里品质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的方法是找到两个具有相同基因、但在截然不同环境中被抚养成人的同卵双胞胎,然后分析他们的行为人格。相同之处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不同的地方则是环境导致的。研究结果表明:
1. 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智力差异中的70%都可以归因于遗传的影响)
2. 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与所继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是很小的
3. 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是人的特性影响和选择着环境。整体上看,在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是以遗传为基础的。基因驱使人对环境做出选择,或驱使人回避特定的环境和行为。
后来,其他研究者又完成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还是表明,基因对许多人格特性和行为的影响很大的,基因不仅是重要的因素,作用比我们想象还大很多。
点评:研究结果出乎预料,让人大跌眼镜。虽然基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性格和智力,但是需要跟环境一起才能体现其作用。一块含金量很高的矿石,没有经过后期加工,跟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何况,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要拼智商。
研究4 小心视崖
视觉感知和解释世界的能力,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视觉感知中很重要的内容是深度感知。一个人如果没有感知深度的能力,可能将是灾难性的。比如上街的时候会撞上东西或者走着走着就从悬崖或高空掉下去。阿诺·吉布森和理查德·沃克在他们的文章中写到:”婴儿在爬行和蹒跚学步阶段,很容易从或高或低的地方跌下来。但当婴儿的肌肉协调能力成熟后,他们开始能自己避免跌落。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婴儿的这种能力是后天的经验中习得的。
阿诺·吉布森和理查德·沃克认为,深度知觉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是生理机制的一部分,不是经验的产物。因此,他们通过巧妙地设计了“视崖”(视觉上看起来前面是一个深渊,而实际上是同一个桌面),对9名婴儿进行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当母亲从视崖一侧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但是因为这些婴儿已经有了6个月的生活经历,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通过尝试错误学会了知觉深度。问题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实验。
所以,实验者接着用各种动物作为实验参照,小鸡、山羊、绵羊在出生后,很快可以站立行走,他们在出生不足24小时候内接受测试,从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而小鼠的表现则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对深崖没有明显恐惧,实验者认为他们属于夜间活动的,对视觉依赖性不大,主要靠知觉。另外,通过对猫的测试,实验者发现,自从小猫能自主运动之后,他们就能很好的感知深度。
阿诺·吉布森和理查德·沃克指出,他们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观察和进化论完全一致: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对于人类来说,这种能力6个月左右才出现;对于鸡、羊来说,这种能力一出生就出现了;对于猫、狗来说,大约在出生后4周出现。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而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行为科学家对于这种能力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处于争执中,真相可能是一种折衷的情况,即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所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深度知觉能力可能是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但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是婴儿到了能够爬行的年龄并遇到危险后,通过经验习得的。
点评:在深度感知这个问题上,先天、后天之争本身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也许没那么大,但是“视崖”的实验方法,在治疗恐高症方面却有突破性的运用。另外,用进化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往往能够得到很独到的视角。
下篇文章,接着介绍“知觉与意识”方面的4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