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自己,随时都可以

学习心理咨询技能,最重要的是关键时刻可以自己疗愈自己。

我发现,在心理疗愈过程中,只要老师稍加引导,我就可以慢慢的在自我疗愈的道路上探索前进。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


我想把自我疗愈的历程写下来,这样成长后的自己回看曾经,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与孩子做互动游戏时,看到水杯摔破了的卡牌,我自己内心觉察到心里不舒服。

引导孩子分享感受,问她会怎么做?

她说:水杯撒了,不能哭,哭不解决问题,要告诉妈妈,一起收拾……

孩子的反应,跟养育者的态度息息相关。我想了一下,如果孩子真的把水杯撒了,我会怎么办?

感觉内心有烦躁,感觉很麻烦,心底里会有一个声音为什么要让它碎掉??然后叫老公把残局给收拾了。

为什么会这样想?

总是想维持东西的完整性,不想破坏,看育儿书籍说过,小孩子在有会泽意识的年龄,不要干扰孩子的行为,让他多去探索,尊重孩子当下的行为。

这样说,是我童年时期做事情总是会受到干扰吗

想到小时候做事情,会受到家里长辈的影响,经常会说到,你看你姐姐/弟弟/妹妹,他们打扫卫生多干净,你也……

好像为了这个鼓励和认可,我只有努力做到勤快、做到最好,才能获得鼓励和认可。所以,遇到长辈下发的任务,因为不在自己家,心里会有小小的压力,不做不行,做了又总是批评指责,很烦……

还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小时候自己经常一个人,在长辈跟前和在父母跟前的小孩判若两人,胆小、怯懦、不敢惹事,因为害怕责备、批评我软弱,又害怕没有人为我出头、保护我。

事实上,小时候没有玩伴儿,那会儿应该是上小学之前,大概是6~7岁以前,很少在家里,经常被寄养在亲戚家,我哭、愤怒、发脾气、无论怎样歇斯底里都不管用,父母该走还是走。

我经常会有孤身一人的落寞感,很小就会静静的察言观色,不敢贸然讲话,不敢惹事,不敢向家人寻求帮助。

所以,经常会受其他小朋友欺负,就那样没事还会找人家玩,因为没有玩伴儿……

说到这里,我真想抱抱当年的那个自己,我抱抱你,让你受苦了,没想到你一个人竟然经历过这样的无助与孤独,谢谢你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努力的成长、突破自己,才拥有了现在勇敢的自己。

我就是那个小孩,那个胆小怕事的小孩,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不害怕了,现在我们会自己保护自己,如果需要也会有人来保护我们,你再也不会是一个人孤独前行,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你,还有我的陪伴,我会永远陪着你成长前进。

如果有人欺负你,我会指着他的脸告诉他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要这样做我也会如此对待他。无论别人怎样说爸爸妈妈不要我们,我们都不相信,而是告诉他们:我爸爸妈妈在忙自己的事情,忙完就会过来接我,给我买好多好吃的……


我忽然发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缺,所以6岁以前,父母的陪伴真的很重要;即使不能陪伴,也要让孩子知道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支持。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可以弥补吗?

可以,需要经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心力,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弥补,所以不如现在做出努力,去好好陪伴孩子成长,去好好爱孩子,爱当年的那个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