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式相亲,中国特色
昨儿刚听说新出了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式相亲》。刚听这个节目名字,就有些排斥,直觉是陈腐又奇葩的节目。
但某人说好看,且开了视频在一旁,我瞄了两眼后也觉得比想象中精彩有趣,禁不住看了两集半,有些感触想要抒发。
首先还是要说这“中国式”。中国式离婚 中国式相亲、中国式婚姻,类似题目的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无不昭示着中国特色。
那么中国特色又是什么呢?好像什么事儿,到了中国这儿就特殊了。还真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网络搜索了下,《中国式相亲》是东方卫视在2016年底推出的一档相亲节目,金星主持,2016年12月24日第1期播出后就引发了讨论热潮(才发现我已经比较out了),截止到2017年2月11日已经播出了6期。
金星的主持,加上带着父母来相亲的男女嘉宾,的确是很有看点了。而场上父母辈与子女之间择偶标准的同与不同,其间或融洽或矛盾,也是槽点满满,让人思考,也让人不吐不快。
还有外国人带着父母参加节目的。某人说,既然是中国式相亲,就不应该有外国人上场。我想,既来参加,就代表对这种中国式相亲的认可吧。
(二)坑子女的父母vs给子女加分的父母
网络热词“坑爹”都快流行过气了,此次看《中国式相亲》,却是看到很多坑子女的父母。
看到那37岁来自台湾的圆圆,看到中意的男生喜欢得不得了,场上妈妈却一会说这个男生年纪太小不合适,强令女儿要听自己的,一会说家里还有圆圆的妹妹比圆圆更好要不要?
看到那写小说、喜欢“诗和远方”、喜欢郭敬明的《最小说》、文艺得不得了的母亲,说的话做的事,好多都没有女儿靠谱成熟,不禁让人产生错位感,让我感慨:这还是母亲么?
应该说,天下母亲万万种,这是母亲的其中一种两种。
也有很给子女加分的父母,言谈举止中很可看出家庭良好的氛围。
有父母恩爱家庭和谐的;有直言只要孩子喜欢就好的;有在问询中十分礼貌的。
与那些对未来的儿媳\女婿要求多多的父母相比,那些开明的父母可爱多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节目的可取之处。
将可能隐藏着的可能很久以后才会爆发的家庭矛盾提前抖露出来,让未来的两家子能够率先了解,也是极好的。就当下的快节奏生活来说,也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从父母亲友身上,也能够看出对方的家庭生长环境,可以部分想象未来的相处模式。
一开始,对于那些坑子女的父母有些不能理解,既然知道自己的父母会如此,与自己意见会不一致,不能帮忙反而减分,为何还要带着父母来上节目呢?好像没有达到相亲的目的,反而将家庭中的矛盾展现在大众眼前。一会儿又想,大概这是我的局限,我只看到了他们之间不和谐的一面,却没看到他们间的情感吧。带母亲来上节目的圆圆,母女间应该还是有深厚的感情,虽然母亲时有拆台,时不时强势。而这样的父母,在当今中国社会,真是不在少数。
而在节目中,妈宝男、单亲家庭性格敏感男,这些角色的出现,也让人看到一个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
由此也想到,我们都有我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路上。类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分清好的坏的影响,努力去除其中不好的部分。
关键是对自己的局限是否自知。对影响的好坏是否自知。知,然后可行之。
(三)循规蹈矩vs走自己的路
在节目当中,相亲者会待在小房子里,相亲者的父母会在场上替相亲者提问观察做决定,上场的嘉宾到最后选择的时候都无法看到相亲者的真容。现场观众会投票给出自己的意见,嘉宾的亲友团也会通过全程全面的观看,向嘉宾提出自己的意见。
上场嘉宾中,石旻玥是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在亲友团给出意见,理由是对方的母亲比较好之后,石旻玥依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理由是:恋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家庭他的父母。而且对方虽然在小屋子里,但依然很积极主动争取,为此给他父母打好几个电话协助表达。在亲友团的建议下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且理由讲得如此明晰坚定,让我佩服。的确,他的家庭和父母也很重要,但依然,只是排在次位。这样的排序这样的选择,让我点赞。
而她的人生经历,包括坚持穿旗袍三百六十五天,留学中辍学创业等等,无不是在他人的非议中坚持自我。甚至她的父亲也说,她的决定常常与长辈的想法不符,他们已经习惯了。
我想,她是有足够的安全感、足够成熟,因此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循规蹈矩和坚持走自己的路之间,她选择了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禁想起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不知她的未来如何,成功或失败,但那样坚定的态度,已足够让我叹服。
(四)落落大方的姿态,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
想,参加节目的嘉宾,基本都是经过删选。上台的基本都落落大方,言谈得体,其中代表,依然是石旻玥。除了出色的履历,姣好的面容,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也是加分项。想,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而论到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最明显的要属主持人金星了。在这档节目中,一向以毒舌著称的金星,显然温柔了许多,不遗余力地当好红娘,节目中的话术接引,着实高明,其中也有心理学上的共情,能够体察细微,能够熨帖人心。
(五)“为你而来”的悲剧
一期节目中,女生贝贝作为男嘉宾海波的线下好友,单恋许久,为了他参加这个节目,并且在嘉宾最后选择前出声表明身份并表白,但最终,男嘉宾还是没有选择她。之后的镜头,在导演的刻意下,男嘉宾与被选的女生的互动、贝贝强忍泪水的画面不断交替。不由想到这“为你而来”的悲剧,觉得有些自取其辱,因为在线下不表白而要参加这样的相亲节目,在旁观的清醒者看来,岂不已经表明了男方”对你无意”的态度与心意?但也勇敢。为了获取最后的结果,最后努力一次。结束时候的话语也说得漂亮。与其心中忐忑纠结心存幻想,不如就此冷水泼面清醒过来。怕的只是如此依然反复心中幻想。
(六)学会提问,提高提问的质量
节目环节中有不少提问,有父母对嘉宾的发问,有嘉宾对父母的提问,还有现场观众帮忙弹幕提问,金星帮忙的提问等。关于提问,是否提问、有没有提出好问题、如何回答问题,也真是考验提问者和回答者。好的问题,能够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对提问者是加分项,回答问题者在回答过程中也是表露了自己的很多特质。因此每每看到好问题提出,也是不禁眼神发亮。若是问题被接得好,则更是佩服提问者和回答者的旗鼓相当。
(七)真诚与否的问题
《中国式相亲》,说到底,还是一档综艺节目。是否真诚,的确存疑。为了节目收视率,也的确是会寻找爆点,就像《非诚勿扰》刚开播时候的宝马女等话题。
但无论真实与否,中国式相亲,的确是引出了中国存在的一个现象,即中国适婚男女在相亲中,父母的参与度很高,影响力很大。就像《爸爸去哪儿》开播,指出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并用节目的形式,趣味性地引发社会关注,既有了收视率,又有了社会效应,也算是赢得漂亮。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中国式相亲》这个节目,有其价值。既精彩又有意义,既可有收视率,又可有讨论性。
为了写下这些感触,又到网上搜索一番,却又发现一些奇异的现象。譬如石旻玥在2013参加过《职来职往》、赵浩然随后出现在另一档类似的综艺节目《单身战争》中、“为心中男神宋海波专程而来的女嘉宾贝贝,不仅和宋海波二人先后在东方卫视婚恋节目《百里挑一》中出现,甚至曾在节目中牵手并结婚”……这一方面说明他们的登台经验丰富,一方面也的确让人怀疑他们参加相亲节目的动机。看到“相亲嘉宾”这个词,也不禁有些愕然了。
也许这是一场秀,不必太认真。
我想作为一档综艺节目,无法做到全然的真诚,只是做到不超出底线,不审丑,也就可以接受。因此目前对于节目方说的资料的真实,还是在接受范围内。
(八)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其实到真诚与否的问题,到真实性的讨论,再到因为节目而想自己的人生,感觉就有些好笑了。因为种种的爆料,其实看到了真诚的存疑。
但故事始终是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通过故事,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于己而言,也就有了价值。
就像看电影。
《中国式相亲》,有卖点,有价值。
而我在观看过程中,看到了精彩,看到了人生百态,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儿,看到了好笑的事儿。也在其中,看到了他们的局限,看到了自己的局限。
节目中呈现的,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小段,甚至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小段。而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些精彩玩笑的放松,需要些前车之鉴的警醒,需要些当下社会的认知。需要看到自己人生的路。
所以,虽然《中国式相亲》只是一个简单的综艺节目,但它带给了我欢笑与放松,也带给了我思考。
让我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何当下社会是这个模样。
人生如戏,人生如梦,人生,是独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我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路上。
所以,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