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简直忙得像打仗,前天实在顶不住,我停了一天日更。那天连朋友圈都没顾得上发,结果文章的阅读量惨不忍睹,收益更是只有区区0.39元,即使今天,收益依然少得可怜,这可太打击人了。
静下心琢磨琢磨,坚持运营公众号的人,骨子里都是热爱文字的文艺派。而且大家基本都是兼职做这件事,在本职工作之余,才拿起笔来记录人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但要在公众号写作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那可太难了!
先说说内容这块儿。
公众号写作和之前我们写日记完全是两码事,它需要有专一且垂直的内容输出。
像我主要写中年人的生活,话题范围其实挺广的,感情生活里的磕磕绊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儿,比如中年人的出轨、婚外恋这些敏感话题,还有面对父母养老的难题等等。
但实际操作起来我发现,只有写养老方面的文章,平台才会给推荐。这就意味着,如果我想得到平台推荐,就得专注于养老领域,其他方面最好别涉及。
可要是一直只写养老相关内容,我自己又觉得太单调了,提不起动笔的兴趣。这就陷入两难了,到底是为了平台推荐,委屈自己写单一的内容,还是忠实于自己内心想写的东西呢?要是选择后者,很可能就没什么流量,阅读量上不去。
阅读量对写作热情的影响也特别大。
以前写日记,都是偷偷摸摸的,把日记本当成自己的小秘密基地,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但现在写公众号文章,要是没人看,心里就会犯嘀咕。
尤其看到别人的文章阅读量动不动就十万加,再看看自己的,只有几十个人阅读,这么一对比,心里难免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开始自我否定,写作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浇灭了。
还有,本职工作对公众号写作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工作一忙起来,各种杂事烦心事一大堆,心情也跟着变得糟糕。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就只想往那儿一瘫,根本没心思去构思文章,连动笔的力气都没有。
哪怕现在AI智能工具很方便,可那会儿连用AI写的念头都没有,就想彻底躺平。这样一来,日更常常就断掉了。
日更一断,平台推荐就更少了,阅读量也就上不去,阅读量少又反过来影响创作心情,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综合这些原因,能在公众号一直坚持写下去的人实在不多,我完全理解大家的难处。
不过,我特别佩服那些收益少得可怜,却还在默默坚持耕耘的公众号朋友们。咱们一起加油,携手向前,争取都能在公众号写作上取得进步,收获更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