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德国一段时间了,观察了不少德国人的生活。总的来看,德国人有两大爱好,音乐和健身。
德国是音乐之乡,很多中国学生到德国来学习音乐。除了各种音乐会迎接不暇,就连在大街上走着也能享受音乐。看似不起眼的街头艺人却能用一些稀奇古怪的乐器演奏令人痴迷的美妙乐曲。但是真正让我惊讶的是,音乐扎扎实实地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具体来说,几乎我所有的同事都会至少一种乐器;每逢过年过节,研究所就能组成一支小型乐队,给大家表演。也许因为疏于练习而手忙脚乱,虽然水平参差不齐调子忽高忽低,但是无论演奏好与坏,不管是演奏者还是观众都能够享受其中。即使不会乐器,有的人会选择唱歌或者跳舞。总之,音乐是不能少的!
其实,会一技之长并没有任何超人之处,在公众表演也并不是无人能及。但是真正让我羡慕的是,他们选择享受音乐的这种状态。我的一个念博士同事告诉我说,六年前他做出了一个选择,在学习乐器和跳舞中选择了跳舞。现在他每周至少会和固定的舞伴练习两次,即使他的实验非常忙碌。我的老板小提琴拉的很好。据说她当年都是在做实验的间歇练琴,怪不得她的文章发的这么慢!开个玩笑,我其实很欣赏这样的行为。现在已经成为研究所负责人的她,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给她的大学物理课设计各种好玩儿的实验,包括在课堂里让学生表演乐器,来讲解声学的基本原理。如果我上的是这样的物理课,我一定能比现在有更好的理解,绝对不会翘课。
如果说学习音乐是德国人的业余爱好,那么健身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跑步,最亲民的运动,几乎随时随地都有人在跑。在哥廷根,如果想选择更好的跑步场所,城墙、湖边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我们全家周末偶尔到湖边散步,会不断和迎面跑来的人们打着招呼,看的我有些心动,也想跑起来,可惜长期缺乏锻炼,跑不了几步很快就放弃了。游泳,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早起去游半小时,洗澡换衣服去上班,一天清清爽爽,这是很多人的习惯。我有一个同事在做科研之余兼职担任中学生的游泳教练,每天六点到八点带班训练,她经常十一点钟就招呼大家吃饭,因为她早就饿了。游泳课是学生的必修课,需要自己和游泳学校联系安排时间,和正常学校学习协调。据她所说,德国对于奥运游泳选手的培养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合理安排训练。和政府签订培养协议之后,孩子只需按照规定完成一定的训练量,学还是要上的。据说有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拒绝了另外一座大城市的邀请,留在哥廷根一边上学一边训练。他不希望自己的潜能被过早开发,而是慢慢等待自己的身体成长。将来他会申请美国的学校,一边念大学一遍训练。我想这样有着长远打算的人生不会因为枯燥的训练而消磨青春,更不会在退役之后艰难度日,只会因为体育的帮助而变得更加精彩。除了跑步、游泳,瑜伽、自行车也非常受欢迎。另外,健身房里训练肌肉力量也是很多人热衷的。一个显而易见结果就是,绝大多数德国男士,不管高矮胖瘦,都有不错的胸和胳膊,穿起衣服来很是好看。曾经有个朋友这样毫不掩饰且不无傲慢地说,我们在智力上已经优于别人了,如果我们拥有强壮的身体,我们将会更加强大!是不是很可怕呢?
说说我的经历吧。从小,爸妈送我去学电子琴和画画。当时真是百般不乐意,不愿意被困在小黑屋里画枯燥的石膏模型,更不愿意几百次重复一首麻烦的曲子。但是现在的我万分感谢爸妈的决定,至少让我对艺术有了一点感觉。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也曾经有机会开启绘画或音乐的大门,为何我在门口徘徊踌躇,终究没能走进去?虽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没有在画画和弹琴中体会到乐趣。画画的时候不断在想,什么时候课间休息,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看电视。弹琴的时候则是怕苦怕累,练着琴也不时地看看表,混时间,在每节上课之前突击练习,只为回琴的时候不被老师骂。结果呢,从来没有让老师满意过。所以,缺乏内在动力,不能真正投入感情,得不到成就感和认同感,学过则仅仅是学过而已。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太急于考级,急着赶路却错过了真正的风景,恐怕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了吧。如果学琴的目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弹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对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偶尔在聚会上小露一手,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体育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尝试过篮球、跑步、定向越野等项目。怎奈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料,身体素质达不到运动员水平。日后这也成为懒惰的借口。忙则是另外一个借口。我知道自己宁肯花几个小时看综艺节目,也不愿运动三十分钟。所以,活该身材不好。
同样是一天24小时,我们可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而大部分的德国人对自己的时间有清晰的管理(要记在本上)在工作时间之外安排充实的生活,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如果一个德国人告诉你他很忙,不能回复你的邮件,不要认为他在拯救世界,他可能在准备生日party,也可能登山的途中,你永远也不能找到一个不想工作的德国人。
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在明媚的下午,做一点甜点,看看书,弹弹琴,出门旅行可以走,这可能是退休以后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