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桂林的青山绿水间,一场由科技驱动的农业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传统中药材种植的格局。广西桂汇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与产业整合能力,成功培育出二代杂交三叶青,不仅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重突破,更开辟出一条“企业+农户”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科技攻坚:破解传统种植瓶颈
三叶青作为“植物抗生素”,其药用价值早已被中医典籍记载,但野生资源枯竭、传统品种抗逆性差、产量波动大等问题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桂汇通医药集团科研团队历时三年,通过基因测序与杂交育种技术,筛选出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杂交亲本,最终培育出叶片肥厚、根系发达的二代杂交品种。该品种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传统品种提升23%,抗叶斑病能力增强40%,且在干旱、贫瘠土壤中仍能保持稳定生长。
在种植环节,集团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仪等设备实时调控生长环境。例如,在灵川县八里街基地,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株需水规律精准供水,较传统漫灌节水50%,同时避免根部腐烂。此外,集团研发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天敌昆虫替代化学农药,使农药残留量降至欧盟标准以下,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产业联动:构建全链条增值体系
桂汇通医药集团创新“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提供脱毒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质量检测、统一保底收购。在河池市环江县,农户黄建华的10亩杂交三叶青基地第三年亩产达320公斤,较传统品种增产65%。集团以每公斤120元保底收购,其年收入突破38万元,较种植玉米提升12倍。
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加工厂,采用低温冻干技术提取三叶青有效成分,开发出胶囊、口服液、面膜等12种深加工产品。其中,“桂汇优青”系列保健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带动原料需求增长300%。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集团与2300户农户签订长期收购协议,辐射种植面积达1.2万亩,形成从种质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生态赋能: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集团探索的“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成效显著。利用杉木林下空间种植三叶青,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通过树冠遮荫减少水分蒸发。监测数据显示,该模式较单一种植亩均增收1.8万元,同时碳汇量提升27%。集团还配套建设沼气池,将种植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种植-加工-废弃物利用”的循环经济闭环。
如今,桂汇通医药集团的杂交三叶青项目已带动广西38个脱贫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5万元,相关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正如集团董事长廖明强所言:“我们不仅要让中药材种出科技含量,更要让绿水青山成为农民的‘幸福不动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