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会来月经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狗狗的生理周期与“月经”的真相
在动物医学中,母犬确实会经历类似人类月经的生理现象,但其本质与人类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周期性出血被称为发情期(Estrus Cycle),是雌性犬类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一部分。整个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前情期(Proestrus)、发情期(Estrus)、后情期(Diestrus)和乏情期(Anestrus)。其中,主人观察到的“出血”主要发生在前情期,持续约7至10天,表现为阴部肿胀和血性分泌物。这一阶段并非排卵后的子宫内膜脱落,而是由于雌激素上升引发的血管充血所致,因此严格意义上并不等同于人类的月经。
根据美国兽医协会(AVMA)的数据,大多数中型犬种首次发情出现在6至12月龄之间,小型犬可能更早,大型犬则可能延迟至18个月以上。发情周期平均为每6个月一次,每次持续约2至3周。未绝育母犬一生中可能经历多次此类周期,若不进行繁殖管理,不仅增加意外怀孕风险,还可能导致子宫蓄脓、乳腺肿瘤等严重健康问题。了解这一生理机制,有助于科学安排护理与医疗干预。
2. 发情期间的行为与身体变化
当母犬进入发情周期,除了外阴出血外,行为模式也会发生明显改变。前情期开始后,犬只会释放特定信息素吸引公犬,即使在室内饲养也可能通过气味传递信号。部分犬只表现出焦躁不安、频繁舔舐阴部、食欲波动或对日常指令反应迟钝的现象。在发情期(即真正可受孕阶段),出血量可能减少,颜色变淡,但接受公犬接近的意愿增强,甚至主动抬腿迎合。
行为学研究表明,约68%的母犬在发情期间会出现领地标记行为增加的情况,例如尿液喷洒频率上升。此外,由于荷尔蒙剧烈波动,少数个体可能出现暂时性性格转变,如攻击性增强或过度依赖。这些变化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需过度干预,但需加强监管以防止走失或与其他犬只发生冲突。建议在此阶段避免带犬只前往开放式公园或犬只聚集区域,降低意外交配和争斗风险。
3. 日常护理与卫生管理要点
面对发情期带来的出血情况,合理的卫生管理至关重要。市面上有专为母犬设计的生理裤(Heat Panties),配合可更换式卫生垫使用,能有效防止血液污染家居环境。选择时应注意材质透气、贴合度适中,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脱落。每天至少检查两次阴部状况,及时更换脏污垫片,并用温水轻柔清洁外阴区域,预防细菌感染。
居住环境中应加强对地毯、沙发等易染色物品的保护,可铺设防水垫或旧毛巾便于清理。清洗沾血织物时,宜先用冷水冲洗,再使用含酶清洁剂分解蛋白质成分,避免热水导致血渍固化。值得注意的是,发情期犬只舔舐行为增多,若发现持续红肿、异味或异常分泌物,应立即联系兽医排查阴道炎或子宫疾病的可能性。
4. 医疗干预与长期健康管理
对于无繁殖计划的宠物犬,绝育手术是最有效的长期管理方案。世界小动物兽医协会(WSAVA)建议,在首次发情前实施卵巢子宫摘除术(OHE),可显著降低乳腺肿瘤发病率——数据显示,未绝育母犬患乳腺肿瘤的风险高达25%,而在第一次发情前绝育者,该风险降至0.5%以下。同时,绝育还能完全避免子宫蓄脓的发生,该病在未绝育老年母犬中的发病率约为24%,致死率可达10%以上。
即便选择保留生育能力,也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超声检查,监测子宫与卵巢健康状态。每次发情结束后记录周期时间、持续天数及异常表现,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为未来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科学认知与专业指导始终是保障犬只福祉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