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中秋节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内涵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中,“中秋节”被唐太宗李世民定为法定节日。明朝开始,中秋节被赋予了“团圆”的内涵,也称为“团圆节”。

秋天是团圆的季节。中秋之夜,与亲人、朋友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团子)、观赏着圆圆的月亮、喝着美味的桂花酒(寓意“蟾宫折桂”),好一幅“中秋望月,阖家团圆”的祥和画面。在历代文人墨客作品的推波助澜作用下,集传统、典故、文化、家国情怀于一身的中秋节早已从祭月、赏月习俗成为团圆的文化符号、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之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唐朝时,中秋节就随着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走出国门,在国外落地生根。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相应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干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使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中秋节从上古时期的“中秋夜迎寒”习俗,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团圆文化符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漫长过程。事实上,中秋节不仅集传统、典故、文化等众多传统文化于一身,也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家国情怀。这,就是中秋节能够脱颖而出并历久弥坚的密码。

中秋节是团圆的文化符号,传承着民族家国情怀。中秋节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之一,也是拉近海内外华侨华人距离的纽带。中秋正反映了老百姓的家国情怀,映照着人们内心的殷殷期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们看,火车上匆匆回家的人们! 黑夜里的火车上,不仅听见火车嗡嗡的轰鸣,还有彻夜难眠游子的欢笑声以及年轻帅气的警务...
    四川眉山阿兰阅读 49评论 0 1
  • 做了长长的梦,仿佛是回到了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我们在一个旅游城市,看见家乡的小伙伴坐在一辆开满鲜花的车上,...
    念南风阅读 86评论 0 0
  • 2023.9.28.达视津气象 2023.9.28.达视津气象 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2023.9.28.星期四,农...
    余則徐阅读 85评论 0 1
  • 你们看,火车上匆匆回家的人们! 黑夜里的火车上,不仅听见火车嗡嗡的轰鸣,还有彻夜难眠游子的欢笑声以及年轻帅气的警务...
    四川眉山阿兰阅读 72评论 0 0
  • 中国农历计年,一年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 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于是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中...
    徐哥循益阅读 5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