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简书上写作已经有几个月了,昨天我成为了简书签约作者中的一员。我是否也会像我的数位“前辈”那样(“如何用X个月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快速成为简书签约作者的写作秘籍”,“X个月,XX万字,我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分享我是如何通过努力和坚持,又或是用了什么窍门成为签约作者的呢?我不想,因为我没有任何窍门,而说到努力和坚持,又有哪一位简书作者不是这样呢?比起我们,那些长期坚持写作,但又不求任何回报的作者才是更值得敬佩的。而我今天真正想与你分享的却是在这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自己对简书写作本身的重新认识。
那些我该学,但我又不想学的
来到简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那些了不起的作者,他们几乎每隔几天就能产出一篇点击量过万的文章,文中他们的身体力行以及很多观点都让人备受启发。自然地他们也就成了我在简书中学习的榜样和希望去模仿的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渐渐发现自己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们了。
当我每隔几天就收到一篇关于努力的励志文章;当我读着“你不成功,是因为你没有XXX”这样带有居高临下口气的说教;当我看着“XXX个月,粉丝数达到XXX”,“XXXX周薪超过X位数” 这些似乎在教你走一些成功捷径,实则是在做着自我营销的文案时,我真的有些厌烦了,而那一刻,我也好像失去了在简书上写作的方向和目标。
我尝试着从简书里去寻找那些能够给我带来启发并为我重新指明写作方向的文章,我读到了《我要写的文字》,《毕竟太年轻》,《我没办法告诉你怎样三个月成为签约作者》,《为什么我越来越不喜欢简书上的文章?》。从这些阅读数不多,喜欢数更是寥寥的文章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明白了我不再喜欢的原因 —— 那些作者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变得不再真实了。
因此,当我再次读到《致亲爱的简书首席拒稿官》这样对简书写作抱有极大热情,却始终坚持着自己写作理想的文章后,不由写下了下面的评论。
有的人每篇文章都能上首页,但他们写的是优秀的文案,而非文章。但愿作者朋友们都能如你,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作......
那些我想学,但我又学不了的
既然上面的我不想再学了,那我真正想学的又是什么呢?我从一些优秀的文章那里,顺藤摸瓜(查看文章的作者,以及他们关注的其他作者),终于找到了我所喜欢的那些作者们,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是签约作者,但我喜欢读那些文章,因为他们写的不是那些能让你一夕功成、一夜暴富的什么成功秘籍,也不是那些依靠一个标题来吸引人的所谓优秀文案,而更多的是那些能让人感受到最真实情感并从中获得启发的无比真诚的文字。
我很想学习这些文章,但这对于一个学习理工科,又长期从事IT工作的人来说,却有些难了。我很难像那些喜欢的作者那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那些并不华丽的文字之中,更别说再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读者们了。这也是我屡屡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又迟迟无法开始的原因。
好吧,这条路我仍会尝试去走,但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之前,我暂时不会发布这类文章了......
重识简书写作
究竟应该如何在简书上写作?我尝试着通过重新认识简书来解答自己内心中的这个疑问。
简书是什么?
简书到底是什么?这是第一个我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很多人把简书看作是一个单纯的写作平台(或文学内容发布平台)。但我觉得更准确地讲,简书是一个提供写作与分享(社交)功能的互联网产品。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去看待简书,一种是文字的(文学的),而另一种则是商业的(互联网的)。
从文字(文学)的角度,简书当然是追求那些最优质的文字作品或思想内容的,这从简书的介绍以及它对运营人员的招聘要求(热爱文字)中就能看出。而另一方面,从商业(互联网)的角度,它又是需要那些高点击率文章给网站带来流量和新增用户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简书在互联网的大浪淘沙中更好地生存,并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为广大的读者与作者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尝试着从文字(文学)和商业(互联网)两种角度去理解简书,能够帮助你更理性地看待简书上的人和事,并且引导你去选择那条最合适自己的写作道路。
用简书写什么?
我发现简书上有很多热门文章是在谈论上首页的心得或门道的(包括能够吸引眼球的标题,励志的文章内容 等等),但我却始终有一个疑问,这真的是简书希望它的作者们去找到或掌握的门道吗?
当一个新人来到简书并第一次打开写作页面时,他看到的是简书为每个新用户自动创建的两个文集,一个是“日记本”,而另一个则是“随笔”,这难道不才是简书希望它的作者们所应该持有的正确写作态度吗——把简书作为自己的日记本或随笔,记录那些自己最真实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得。
因此当许多人在拿简书和豆瓣、知乎来作比较时,我却觉得它更像Tumblr或Medium,一个作者们自己的轻博客平台。这也是我为什么关闭了自建的博客网站,而把简书作为自己的技术博客来写作的原因。我并不是一个排斥商业的人,但我仍然希望每一位简书作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内心的意愿去写作,而不是反过来,为了迎合更多人读(上首页),而去写那些文章。
发现简书的变化
当我在浏览简书首页上的那些热门文章时,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简书的整体写作风格与写作文化。当人们发现那些励志、鸡汤的或者APP 推荐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点击率和喜欢数时,就会有更多的作者争先恐后地去写这类文章。渐渐地我们发现,首页上的文章千篇一律,题材单一,简书似乎正在背离自己创建时的初衷,变得有些不像我们所认识的那个简书了。
简书需要作出改变,去包容那些不同类型的作者与不同题材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可以说,简书未来的成功必然会建立在其自身内容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上。
几周前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简书的变化——去首页中心化(简书新版首页使用指南),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相应的专题,那些之前会长期占据首页的鸡汤或励志文章,在通过对关注列表的简单调整之后,从我的首页上消失了,而更多我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来到了首页,这极大方便了我的阅读。
简书的新版首页看似只是简书平台的一个功能优化,但从中我们却能窥见简书对自身发展所作出的深层思考和采取的积极改变。
通过对简书的重新认识,帮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目标,我的心态变得比以前更加平和了,我不再为文章能否上首页而提心吊胆,也不再想着去模仿他人。我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写作,反而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收获。
比起简书上的很多其他作者,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不用绞尽脑汁地去想10W+的标题,仅用最平实的文字去分享我的那些技术文章就能赢得很多年轻程序员朋友以及设计爱好者们的喜欢;我是幸运的,因为简书在这个时间点接纳了我这样一个不懂写作更谈不上任何写作风格的作者成为它的签约作者,这或许也能给更多像我一样专注于不同专业领域的写作爱好者们以激励;我更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这些时间少了与他们的相伴,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现在,我该关上电脑回到他们的身边了......
愿每一位简书作者都为内心而写作。
技匠,以上内容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微博等。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授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