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5年也就是12年前,我刚毕业在新西兰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在网上搜索过关于面试可能会问的问题。
印象最深的其中之一就是五年以后你对自己的规划是什么?我当时觉得这是什么鬼问题,5年后的情况谁会知道。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就根本无从下手。
在招聘网站上看工作介绍时也包括了工作要求,我通常就只是尝试把自己的相对优势跟工作要求相比,虽然也看到了不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并没有把这些不足列出来,也并没有想着要去弥补这些差距。
其实在和工作要求相匹配时就是进行规划的开始,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没有认真考虑规划这个问题还反映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就是我后来从事的几个工作之间基本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有了规划,每一次换工作可能都是打磨我的职业规划里其中的一项技能。
通过每一份工作中的侧重点不同而打磨一项技能,随着时间的积累,就能在一个行业持续深耕下去,得到不小的收获。
对行业的选择,内在条件和客观条件都有关系,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格局。
如何提高自己的格局呢?从猫叔那里明白了,除了在校学习以外,可以通过自己学习,保持阅读的习惯。这是一个特别直白的道理,只是现在才真正明白。
这种学习就是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一旦工作还要关注行业方面的书籍保持跟上变化的脚步,并不是一入行就万事大吉。
我遇到过、也特别羡慕那些很早就能找到自己心愿所属的人,他们很早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然后去奋力追求。这类人一路带着目标前进,就一定会碰到愿意帮助、指导自己的人。
只有不断提高、充实自己的内在条件,在遇到合适的客观条件时,才能发生一拍即合的转机。如果自身条件不够,即使遇到可能帮助和指导你的人也会被错过。
回想起来,在做过的几个工作中,有过数不清的面谈机会,有时候一些面谈甚至会提前打招呼。
一次飞罗拉汤加,到了目的地组长主动邀请所有组员去他的房间小坐,那是很休闲的聚会方式,本应该是最好的沟通机会。
他说了一个时间,我按时到了那里,可是发现其他人都还没有来,就我一个,还有副组长。然后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就变得很怂,很快找了个理由离开,想晚一点再去。
前脚出门的时候就听见副组长跟组长说,“她还......”后面我就没有听见,因为已经走出门了。但是我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尽管如此,但是会觉得无能为力。
这些原本应该是多么好的机会去跟领导和同事沟通呀,但是我却都没有抓住。在面谈时我通常会觉得无话可说,被问到时回答大都非常简单、并且言之无物。
反思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掌握面谈的目的和作用,平时对工作也没有加以深度思考。如果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些都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电梯演讲”技能而改变。
转变观念,通过刻意练习“电梯演讲”学会表达,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得到一些工作发展上意见,结果会大不相同。
眼看着错过一些机会,无形中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然后就会恶性循环,觉得很多事情自己配不上。
虽然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是没明白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含义。
就是和比你聪明的人在一起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要想办法去弥补,(而不是反过来打击自己)要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以前的工作中,当我遇到有能力的人时会心生羡慕,但同时会觉得自己不如对方而选择远离。这样做其实硬生生地错过了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这是在我身上最失败的羊群效应案例吧。
总结一下我前半生的反面教材,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通过不断阅读学习也许就会遇到一个能引导你的前辈,在职业规划上得到不错的建议。
学习不一定非要等到进学校,学会阅读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学习能力,这样工作中、生活中一样能坚持学习给自己充电。
一些表达上的技巧通过刻意训练是可以掌握的,把每一次面谈当作是一次试炼,总结经验教训就能越来越好。
当遇到优秀的人发现自己的不足时,要去进行弥补,而不是被比下去心生退意,才不会陷入自己什么都配不上的怪圈。
希望我这个反面教材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点题外话:这两天发烧生病,由满头痛变成偏头痛,手机都不敢看,于是昨天的晨读写了开头便只好放下,其实也是没有思路。
今天想着,没思路也要学习其他人写点儿什么吧,不能看手机怎么办呢?于是就用了讯飞语音,吧啦吧啦地对着麦克风自言自语了一会儿。
果然说得比写的快,还多。
说,比起写,被打断思路的情况少一些,因为说得快,而且说的时候比写的时候更能不被干扰。
总之,真的想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总会有办法。也要感谢科技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