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小兵(29)——切糕

上回说到我又羞又怒,怒的是吕布将军的愚蠢——被司徒王允耍,然后又被李儒利诱;羞的是我自己的愚蠢——竟然相信将军会去救昌昌,因此,我选择去求助贾诩。

也许是为了报复司徒把昌昌送给董卓,我想都没想就把司徒供出去了。

贾诩知道我叛变,啊不,投诚后,很高兴,说不急,不急,从长计议,先坐下喝两杯。

贾诩一边喝,一边问我:“此酒如何?是否清洌碧透,醇正甘美?”

要不是刚投你门下有求于你,我才没心思跟你喝酒,心里说:”什么酒这么难喝”;嘴上说:”好酒,好酒,与大人共饮,幸甚幸甚,不知何酒如此芳香醉人”。

贾诩仿佛快喝高了,兴奋起来:“此乃杜康。”

既然喝开了,贾诩一改平日里那种稳重的样子,搭着我肩膀跟我说话。

“李儒,小人也,人人得而诛之。”

“是是,李儒毒害少帝,人神共愤”。

“马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噢?”

“李儒害死少帝,实为太师指使。”

“噫?”虽然这是明摆着的事,但是贾诩身为董卓谋士,亲口说出,还是让我吃惊不小。

后面贾诩的话更多了,像是醉了,什么李儒这小子算老几不就靠杀皇上替太师背罪名上的位;这事烫手山芋一般太师先暗示我帮他背锅可我哪下得去这手;李儒用心险恶迟早加害你我不如借机先下手为强;董卓名为太师相国实为汉贼必不能长久可惜我有眼无珠投错了人遭天下唾骂,若能匡复汉室铲除董贼定当身先士卒再不助纣为虐……

我听着听着都呆了,董卓如此离心离德,倒台似乎只在旦夕之间。

这样看来,昌昌的牺牲根本毫无意义。不过,对王司徒来讲,意义就不同了吧。

对贾诩仍需警惕,我只是听,点头称是。越听,越怒;越点头,牙咬的越紧。

正说至兴高采烈时,贾诩突然停了下来,问:

“马大人助我,事成之后可有所求?”

“为大人效忠,不敢有贪念。”我心里当然有所求,只是其他人这种情况下都这么说。

贾诩一听,蹭地站起来,”Duang”地把酒杯往桌上一敲。

哎哟干啥呢,吓我一跳。

“若真无欲无求,诩不敢用大人。”

“这是为何?”

“讨董一事凶险非常,诩与大人联手,需同其甘苦,共享富贵。”

话都说这份上,我还遮遮掩掩什么:”小人愿誓死追随大人,事成之后,只求赐小人成婚。”

“可有心仪之人?”

“有了有了。”

贾诩大笑:”纵是皇亲国戚,诩当全力促成良缘。”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我赶紧拜倒跪谢。

与贾诩共饮长谈之后,我的处境有点复杂,连我自己也要花一番功夫才能理顺:

我第一个身份是吕布将军府上的府兵,主要任务是照料赤兔马、扫地。将军并不了解我与司徒的关系,只知道我以前认识昌昌。

我第二个身份是王允司徒安排到将军身边的线人,主要任务是监视将军。虽然我想辞职,但司徒还未准许,因此我的任务仍在进行中。只是还不知道我请求将军救昌昌的事是否被司徒得知,他若是知道了,必不会轻易饶我。

我最新的一个身份是贾诩的属下,贾大人也因此掌握了司徒利用昌昌离间董卓与吕布的计划。但贾大人并不想现在就与司徒联手,让我保守秘密,先瞒着司徒。

贾大人说,司徒生性多疑,平日献媚董卓以自保,若董卓身前的一个重要谋臣突然联系他去反董,反而引起司徒疑心。

看似合理。

不过因为之前经历过的事,我觉得贾大人的真实想法还没说出来。

就是于吉神仙谋划推翻董卓那次,王司徒从头至尾就没有现身。于神仙反董的计划,司徒应是故意回避了,完全没有参与。

我算是想明白了。

归根结底。

这种事,还是不愿当配角,都想以自己为中心吧。

贾大人也不例外。

百姓心中的恶魔董卓,在这些仁人志士眼里,就是块热腾腾的糕点。

要么都别吃这块糕,帮别人切那是不可能的,切了以后不好分。

英雄只能自己来当,糕只能自己来切。

不过我也不比这些英雄们更高尚。我也要一块糕点,最甜的那块,就是昌昌。

呵呵。

谁也别说谁吧。

贾大人执行力特别强,立马就要开始行动了。

他也想知道司徒的离间计效果如何。

太好了。

又可以见到昌昌了。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