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度 ”校准价值坐标 办好民生实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将深厚为民情怀、强烈担当精神和严格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心用情办好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曾跨越重重山路深入十八洞村,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虚心问计于民,因地制宜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彻底改变了该村“山高路远难发展”的贫困面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真实声音,感知真切诉求,切实把“民生无小事”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民意征集、反馈与监督机制,引导干部真正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具体问题上,实现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实质性转变。

       锤炼“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担当本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担当作为、向光而行,牢固树立“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意识,用心谋事、尽心干事,力争把各项工作干成精品、干出实效,以扎实行动书写好时代的答卷。要不断克服“本领恐慌”,坚决摒弃“躺平”心态,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硬核”素养,秉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落实任务中锤炼干事成事的真本领。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搭建一线攻坚、应急处突、改革创新等实践平台,推动干部在破解复杂难题、承担重大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切实提升履职所需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

       永葆“清风两袖朝天去”的纪律意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深化纪律意识,是筑牢规矩堤坝的前提。唯有在思想深处刻下对纪律的敬畏,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绽放自觉遵守的花朵。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产业奖补等极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必须“从一开始就扎紧制度的篱笆,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守护公开公平公正的民生底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纪律规矩切实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磅礴力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执着,持续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要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于细微处见精神,永葆清廉本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