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情。
首先,要无比清楚自己的经营成本,你卖的一杯咖啡里面到底都包含了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这样一家咖啡馆A:
其采购的咖啡豆80元/磅(454g),牛奶15元/1L,同样以做一杯拿铁为例,为了方便计算,设定制作过程需要消耗20g咖啡粉与200ml牛奶。
每杯物料成本:80÷454×20+15÷1000×200≈6.52元
如今,应该很少再有人觉得“成本6.5元一杯能卖26元,利润率就300%”了。问过房租、人力成本答应不答应了么?接着往下算——
房租:20000元/月;
人力成本:18000元/月;
水电费及其他费用:3000元/月;
咖啡馆A每月固定支出:41000元;
如果店里只售卖拿铁,究竟要定价为多少,根据其销售额和客流量才够本儿呢?
这里就要提到盈亏平衡点了,我们会看到一些咖啡馆的数据说每天卖出多少杯后开始赚钱,通常就是经过这样一番计算的。这里既然讨论的是定价,我们就以定价为出口——
如果每天有50人进店消费一杯咖啡(这应该是一个养店期的乐观估计了)。假定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的情况下,那么单价盈亏平衡点为:
注:以上数字皆取常态下的估计值
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可怕?巨大的固定成本压力,在每天50杯销量的情况下,一杯拿铁要定在约为33.85元的价格,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这时候,才能去考虑你的利润,单从账面上看,利润想有个15%,一杯拿铁定价就要将近39元,比目前星巴克大杯拿铁要贵8元,也已经到了消费者普遍可接受的临界点了。
是不是有点吓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粗略的算法,不少因素还没有考虑在内,比如:变动成本中,一批新豆的调试损耗、磨豆机的吃粉情况、手抖一下就多出来的部分;前期投入的装修、费用、家具、容器费用以及折旧;还有把店开起来需要缴纳的证件办理等一系列费用……
话说回来,以成本为中心定价的策略,对市场需求和客人心理没有充分把握,所以,计算好这些成本后,还是少不了看看周围类似业态成熟定价是怎样的,综合再做决定。
3
结 语
怎么样?是不是很想仰天长啸“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咖啡馆是个慢生意,既然店开起来了,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出杯量和客单价。
还能咋地,好好提高综合实力呗
同样条件下,套用以上公式,当咖啡馆每天出杯量能达到100杯时,你的单价盈亏平衡点就仅约在20.19元了。
所以,不是说一开店就要在产品单价上把钱赚回来,莫名其妙的高价反而可能让顾客很受伤,甚至再也不光顾。
庆幸的是,咖啡馆总不会只有一杯拿铁在卖。
有了自己的一套算法,在经营过程中对产品不断做评估总结:什么利润高、什么销量好、什么在增长,什么该淘汰,推推组合套餐,冲冲应季销量,想想顾客心理,做做重点宣传——
让变量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咖啡馆主们,看你的了。
I Love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