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结婚?我认为,婚姻是维系感情稳定的机器。如同国家——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机器——一样,这个名词的发明者大体也是感情的畏惧者吧。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势力范围,将其逐步由部落演化至现在的国家。而国家产生后,君主统治的目的便变成了维稳,防止自己的子民出现动乱,而别国的动乱自己可以选择旁观中立。婚姻也是一样,婚姻的目的就是维持夫妻感情的稳定,如若出现诸如出轨嫖娼等现象那便是违反了婚姻道德——多亏了社会学家的极力阻挠这些没有变成成文法律。但是,夫妻的感情真的需要婚姻来维系吗?
我们都知道感情这种东西是说来便来的,一见钟情不是少数,维系原本的感情除了婚姻束缚之外,更多的是自我的克制与认知。自我克制顾名思义,无须赘述,它是与婚姻的客观束缚相辅相成的。而感情是双方来维系的,不是某一方要承担更多。一旦一方出轨其实是两方的责任。当然,这么说是不负责的。因为新的感情产生必然会对旧感情产生很长一段时间的麻痹作用,诸如段正淳这类多情的人不是对感情不负责,而是太珍惜每一段感情不忍舍弃任何。 这种情况下维系原本感情的便是最终的自我认知。经历各方情感后总结出哪一个最适合。
更多的,婚姻是法律概念,是对共有财产的束缚,而不是感情本身。结婚成本很好,需要各种过门各种繁琐的过程,离婚成本更高,涉及到包括子女抚养权等各种财产的划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舆论道德压力。一旦结婚,那在法律上,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是极其不公平的,是将感情和物质有意结合起来。因此,便有了一系列诸如“门当户对”的恋爱的人们最为厌恶的婚姻观,是的,婚姻观,而不是爱情观。我的一个北京的舍友便受此束缚。他的家人要求他找北京的,于是现在还没真正意义上初恋,然后元旦竟被“相亲”。这讲真是恋爱吗?这是为了结婚!有人云: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这恰恰是对恋爱和结婚不是一个东西的最佳佐证。恋爱的目的更多的是两情相悦,哪怕是一瞬间的火花与心跳加速。而结婚,在双方的立场上是情至深而交托终身,在双方家庭立场上是传宗接代或是找个“好人家”。那,若是情至深,何必再需婚姻维系?如若社会将婚姻的概念淡化,那是否两人结合便可传宗接代?而就目前,并不可行。这就是社会学的范畴。如若真的可以这样,那岂不是又回到原始社会?婚姻的产生其实正是社会的进步呀!没有了婚姻,社会如何运转呢?
便是李银河教授本人,也相信婚姻一定不会完全消亡,而结合高晓松和蔡康永老师的言论来讲,就是在物质极大丰富之时才能出现的情况。回到最初的起点,只能是在最理想的远点——共产社会。社会进步的最终尽头恰恰又回到原点。婚姻,正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时代产生的。感情只是婚姻的一部分,婚姻更重要的是其法律意义与社会意义。我不赞成取消婚姻,但随着思想的开化,我认为也不必用婚姻的枷锁衡量一份或是几份感情。婚姻是不配用来衡量真感情的。多边恋是真正的符合人心的,道德也不配用来衡量这个。我认为,只要真感情,只要不对不起他人,感情何须顾忌所谓道德,所谓框架,这就是人本身的欲。因此,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是个人自由。旁人不要用自己的观念强行评价,尽管那也是旁人的自由。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