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嚼不烂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但是如果你每样都想学会,都想精通,到最后可能一个都没学好!
像我前段时间就报了穿衣搭配课程,报名的时候觉得形象工程很重要,有句话不是说“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吗?学会了穿衣搭配,画一个美美的淡妆,哇,简直太美啦!再说价格还这么实惠,才几十块钱,果断报名!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目前为止,我连一堂完整的课程都没上过;
学不了穿衣搭配,那我至少要在手机里美美的吧?都说照片就是“照骗”,这也是一种本事好不好?作为手残党,打算给自己打造一个“美照”,那就从学摄影开始吧!这一次更划算啦,免费,不要钱,据说教这门课程的老师很不错!简直天上掉馅饼,砸在了自己头上,这等机会都不抓住,那不是傻吗?兴冲冲地报了名,结果学习的时候又成了泡影!
哎……算了,形象工程搞不成,那我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内在上吧!
拖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特别头疼的事,虽然我还没有到拖延症的程度,但是也想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听说那个琥珀老师可厉害啦,家庭、工作兼顾,每年看100本书,会摄影,会写作,还经常出去旅游!我咋连自己的事都搞不定呢?她一定有什么秘诀,果断报名!结果……视频只看了开始的十几分钟!
算了,人际关系这么重要,还是先去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吧!不都说人脉就是钱脉吗?我也去试试看。听说人际关系这堂课还狠狠地改变了猫叔呢,肯定对我也有帮助!嗯,应该要为自己投资,为大脑投资不是最划算的吗?还是报名了,然后……继续搁置!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愿意为学习投资,为知识付费的人,有一颗强烈的想要变好的心!啥都想学,啥都想掌握!
太多的好东西,太多的所谓干货充斥着自己的世界,自己就像一条饥饿的鱼,妄想把周围所有的食物吞入腹中,结果导致消化不良!
太多的选择,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行动无疾而终。所以,选择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信息爆炸的今天,懂得抉择和取舍,去找一项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去学,去深耕,做到精通,比啥都想要效果会好上太多!
跳出盒子想问题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一味地死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让自己暂时放下,和别人交流或者去倒杯水,上个洗手间,没准儿灵感就来了呢!
就像写晨读感悟,在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去看其他小伙伴写的,也许其中的一两句话会触动自己脑中的那根弦,一下子就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呢!
接触一项新工作,不知道如何去着手的时候,去向做过的人请教,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会远远好过自己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写论文、做研究陷入瓶颈的时候,去一家从未去过的餐厅吃饭,去看口碑很好的电影,去公园走走,去逛逛街,也许灵感就此产生!
有时候自己钻牛角尖,怎么都想不通,结果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就让你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跳出盒子想问题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发现和不一样的视角,你要不要试一下呢?
最小成本实验法
艾伦想减肥,定的目标是一年内减重30磅,制定了详细的锻炼计划,办了一年的健身卡,买了健身衣。第一次锻炼感到十分疲倦,第二天感觉力不从心,到周末的生活感觉像经历一场列车事故。更加雪上加霜的事,称体重时,发现自己居然还增加了2磅。这时工作上遇到了有挑战的项目,同时为了让身体恢复,他决定从锻炼计划中挤出一些时间来,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锻炼推后,到最后已经完全忘了锻炼这回事。
如果她从一个星期内减重2磅开始订减肥目标,先办月卡。达成目标以后,发现自己喜欢健身或者能够坚持锻炼,再办年卡也不迟。
小米手机推行“饥饿营销”策略,让它的手机大卖。它一开始并不会生产太多,而是让消费者抢购,越是抢购,越是想要,部分用户体验过之后发现性能不错,价格适中,自然就吸引更多的人来抢购小米啦!
减少选择,跳出思维圈,用最少的成本来试水,能够让我们愿意去做,做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