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林觉民、冰心故居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 ,是一座坐西朝东的三进小院。大家耳熟能详的林觉民、冰心、林徽因先后在此居住。然而,除了这座古屋,时光吞没了一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觉民在三坊七巷的故居与严复故居相隔不远,1887年,当严复准备参加第二次科举考试时,林觉民诞生于此。幼时觉民聪颖过人,13岁即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惊人之语,15岁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兴办的新学堂——全闽大学堂(福建高等学堂),彻底摆脱科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座福州传统民居共有三进,除中轴建筑外,左右各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就住在东南隅的一厅一房,厅与房之间有天井,天井边是二人的塑像——林觉民持书,陈意映手拿外套欲披在丈夫身上——好一对情深伉俪。无怪林觉民能写出“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之类感人肺腑的词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深情只是点缀,更耀眼的是他的英勇:领导学堂风潮、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起义……他年轻但坚毅的面庞无声地诉说着真挚浓郁的爱国情。故居每日的门庭若市像是在宣告:敌人夺走了英雄的生命,但夺不走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与景仰。

林觉民就义后,林家为躲避追杀不得已将此居卖出,这一不得已无意中为老宅又加了一层光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冰心11岁时随父亲迁至这栋宽敞的楼房。在祖父的藏书里,她得到了西方文学的陶冶,又多亏祖父的力排众议,她成了“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

从紫藤书屋出来我才留意到门口的楹联“学如水上行舟不进则后,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而据冰心老人的回忆,这样的对联是很多的,有“海阔天空气象,风光月霁襟怀”,还有林老先生自己写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对幼时冰心的影响极大。“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身是不凋松”更受冰心喜爱,不仅因为这几个字写得圆润有力,更因为她的父亲和祖父都在这联中得到了他们该有的称赞。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福州后的冰心,对故乡常怀眷念。在《我的父母之乡》中,冰心回忆了南后街丰富而有趣的生活和美妙的南国风光,那里“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小溪流更是清可见底!院里四季都有花开。水果是从枇杷、荔枝、龙眼,一直吃到福桔。”《故乡的风采》中,冰心亦毫不含糊地写道“对于我,故乡的’绿’,最使我倾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昔人已逝,这古屋再不会有一任主人,像林觉民那样用鲜血捍卫民族大义;亦再不会走出一任主人,用真爱照亮众人的生活。尽管如此,它仍是幸运的,因为现在的它,属于所有炎黄子孙、所有龙的传人。慕名前来的游客对伟人的追忆因为它得到寄托;而它,也将在每日的迎来送往中,历久弥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残冬 文‖党爱元 冬阳斜射 冰冷的没有 一点儿温度 嘴角的哈气 弥漫在凝固的空气中 寒风刺骨 萧煞了大地 一袭黄裙...
    落寞在凉州的烟雨里阅读 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