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字记录有很多话可以说。平时有事没事会拿支笔在纸上写啊画啊,纵使毫无目的地写,也会乐此不疲。从小就喜欢做这样一件事,从而发展成一个文具控,钟爱好用的笔和精致的日记本。
废话不多说,聊一聊文字记录和我的那些事儿。
一、文字记录对于我
很多人说高考之后便很少提笔了,不少字因为少写只会认、不会写,有些字看得时间长了还会觉得很奇怪。但我一直坚持在文字记录的道路上,因为它让我开心,至少是心平气和的。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远离迷迷糊糊的状态。
(一)见证成长
记住该记住的,就是见证自己的成长——我的QQ空间名称下有一句注释“将过往的岁月凝结在文字的漩涡里”,很文艺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表达了我对逝去时光带有恐惧之情,总想用什么办法把时间抓住。我想文字应该是自己能够把持得了的,足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虽然图像形式(拍照)更为直观,但图像毕竟无法在华丽的色彩中展露自己的内心,只关注外在,没法观照内在,内在才是人的核心、灵魂。文字帮我看清自己的内在。
此外,文字帮我记住错误。小时候笨笨的,总会因无知而犯错,把错误写下来,避免自己又耗费时间在原有的路上,总结经验,少走弯路,书上虽然也有经验,但毕竟没有亲身体会的那般深刻。就像上学时总会有一本“集错本”或“错题集”,老师告诉我们,只要下次考试不再犯以前所有考试时没做对的知识点,就是很大的进步,但真正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很少。于是写下错误,以便时刻提醒自己,从而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
(二)学会放下
忘记该忘记的,就是让我学会了“放下”。我是独孩政策的产物,没有亲兄弟姐妹,少时的烦恼,有些不值跟父母说,有些是不想,这些统统交给文字这位朋友,让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吐而快,记录那些不开心的东西,我就能够告诉自己可以“放下”,因为已经交给文字,不要再去想了。
二、都在记些啥
我将自己平时的文字记录按照关注点的不同,分为三类——
1.记录过去 2.记录现在 3.记录未来
记录过去:个人档案(简历、获奖)、每周每年回顾
记录现在:时间开销、每日日记(生活要事)、晨间写作、灵感收集、学习笔记
记录未来:计划收集、目标设定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仔细地琢磨了一下,发现这其中涵盖了目标管理、行动管理和知识管理三大块内容,而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点。
所以,按照个人管理系统去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三类——
1.行动管理 2.目标管理 3.知识管理
行动管理:个人档案(简历、获奖)、每周每年回顾、时间开销、每日日记(生活要事)
目标管理:计划收集、目标设定
知识管理:晨间写作、灵感收集、学习笔记
三、举几个例子吧
1.晨间写作
晨间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晨间的写作,早上起床后就立刻拿起本子奋笔疾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通常是把心里想的写下来。最好在洗脸刷牙之前。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大脑还不是特别清醒,理性的大脑还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可以由潜意识去支配我们写作。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后还不是特别清醒时,想到一些事情会觉得很可怕,但是一旦到了白天清醒时,又觉得那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用这种方法可以验证到这时候是离潜意识最近的。书写的时间最好在半个小时以上。
要说明的是,晨间写作并不是晨间日记,看过《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的朋友可能就知道,晨间日记是记录自己昨天的行动。 写完一篇后不必立刻回头看,只需要把本子合上就好,等到一段时间以后再去回顾,而且不要一边写一边担心写不好,这样会影响你的思路。
这张图是我晨间写作一页内容,我比较喜欢手写的。尝试了晨间写作以后,我有三点感觉:
一是神奇的灵感不找自来。一开始脑袋是空白的,随便开个头以后,忽然间各种想法就哗哗地从笔端流出来,有些句式表达都没想到是自己能写得出来的,可能是因为大脑经过一个晚上的休眠,动力十足。
二是单纯的想和写下来是不同的。只是在脑子里思考,是走不远的,如果写下来,思路容易打开和发散,慢慢地就会形成一张思考的网。我的不少文章,就是在这种晨间写作的过程中无意形成,或者可以说有些雏形就于其中。
三是找到一段独处的时光。现代社会难得有自处的时间,社交媒体太发达,通信太发达。而晨间写作是让自己学会和内心独处,因为早晨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别人的电话打扰你。
以下就是晨间写作的几个要点:
★起床后立刻写,想写什么都行 ★在洗脸刷牙之前,压制理性的大脑 ★ 30分钟以上 ★晨间写作≠晨间日记 ★写完不必立刻回头看 ★不要一边写一边担心写不好
2.灵感收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每天脑子里都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果没有及时地捕捉下来,就转瞬即逝了,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得到,非常可惜。对于这些念头,我也会有意识地把它们收集起来,作为自己的素材库。通常我会有两种做法:
1.纸笔收集 2.电子收集
第一种是在床头柜放纸和笔。每天准备睡觉时,大脑还处于迷迷糊糊状态,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跟潜意识比较近的时候,也会经常冒出想法或者创意。这时候如果我不把它们第一时间清空,脑瓜子就会感觉到疲惫。于是可以迅速用笔在纸下写下几个关键词,等到早上起床后再进行整理。
第二种是利用手机软件Doit.im。这个软件是用来管理行动的,但我也会用它来管理灵感。因为手机是随身携带的,具有便捷性,而且这个软件的好处是有“智能添加”的功能,不必对手机解屏,只需要用手指从上往下拨弄,就会弹出一个收集框。这样选择“灵感”的标签后,我就会讯飞语音输入法很快地录入自己的灵感句子。一段时间后再批量导出。
3.学习笔记
现在是一个学习成本极低的时代,网上有大把可以学习的资源。学习的时候,如果不做笔记,很快就会忘记学过的内容,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做学习笔记的时候,我同样会有两个系统:
1.纸笔系统 2.电子系统
★纸笔系统:
活页纸+黑笔+彩笔
纸笔系统,就是用A5的活页纸、黑笔和彩色笔一起进行。
像这张图片是我学习书法视频后做的笔记,用黑笔记录老师讲解的内容,用彩色笔记录要点以及自己的想法。
数码系统则有两个模板,一个是音频学习笔记模板,另一个是用Word的文档结构图做成的听课笔记模板。
★电子系统:
(1)音频学习笔记模板
音频学习主要是用于聆听《冬吴相对论》。这个广播节目在我看来是有质量的,他们也表示,是“两个男人孕育五年”的作品。现在每天早上会一至两则。一边听一边用手机上的记事本做笔记,写完笔记后发送到微信和“为知笔记”账号捆绑的服务号,直接存到为知笔记之中。这个笔记的模板是这样的,有五个部分,先是评级,再是写下主要观点和议题,接着是写下音频中让我有收获的其它知识或者有意思的段子,当然,音频中肯定会有一些内容是我不同意的,我也会写下来,于是就有了保留意见和思考这一板块,最后我还会想想这些内容如何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的内容录入行动管理软件,提醒自己。比如音频里提到一些优质的书籍或电影,有时间的话,我会找来看看。
(2)Word+文档结构图 听课笔记模板
听课的笔记模板是用Word制作的,版权出自一位神秘的欧博士。可能有朋友会觉得,现在还用Word的,太落后了吧。但其实这些我们觉得很熟悉的软件,还是大有发掘的亮点,因为平时我们用到的功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它的“文档结构图”功能。可能点击菜单中的“视图”,打开“文档结构图”,文档的左边就会出现一栏空白的。在这个文档中通过设置样式来编写结构模板,就会在左边显示出来。如何通过设置样式来编写结构模板这种技术派的活儿可以从网上搜索学习,在此说清楚的话,又会是大篇幅。我这里重点要介绍这种模板的基本情况。
操作
这个听课模板是可以个性化设置的,就是按你自己想要的形式去安排。比如像这个模板,会有【A课堂收集区】、【B课堂梳理区】、【C课堂主线区】、【D课后复习区】,包含了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两部分。在左方的结构图点击后,右方的文本就会迅速切换对应的板块,类似超链接的作用,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录入文字。
对比
通常大家听课做笔记时,都是线性的,老师讲到哪就记到哪。实际上,你会发现,老师讲课时除了主线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信息,而且有些可能又和主线的内容并不相关,如果从头到尾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来,就会很杂乱。
板块
这样设置了一个模板之后,听课时,主线的内容,就记录在【C课堂主线区】;听课时随主线带出来的零碎片段信息、突然冒出的灵感想法,以及对课程中有关内容产生的疑问记录在【A课堂收集区】;一些重要的概念、观点和方法,在听课时也可以顺便复制粘贴到【B课堂梳理区】,便于掌握要点;课后,对内容进行回忆,从宏观的层面去把握整节课,重新表述学到的知识,便于吸收与内化,这部分内容就写在【D课后复习区】。因为课后复习整理时,需要迅速切换,因此在文档结构图中,把这一板块放在第三部分,而实际操作中,这一块是后期工作,用序号D表明。
优势
这样做笔记的优势是,整堂课的框架一目了然,层次感更强,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在我记录的所有项目中,“每日日记”是我自己最喜欢也是一直都在坚持的,由于之前的线上活动已经对这一块内容进行了分享,此不赘言。期盼各位热爱文字记录的朋友多多交流。
@发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关注 个人管理、楷书、育儿
喜欢 读写、涂鸦、竹笛、EOP
坚持 做日计划、周回顾、记录时间开销、手写活页日记
发起 汕头幸福成长沙龙(微信号gerenguanli)
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微博网址,谢谢!如果您觉得本文让您有收获,不妨花1块8毛8打赏一下作者,——》[猛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