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好的老师-----孩子
2008年我第一踏入校门的时候,我的校长送了我一本书,是李镇西亲手签名的书《做最好的老师》,作者也是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当我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像如获珍宝一样,感觉得到了真经和宝典。
心想终于让我可以整治那群熊孩子了 然而书里打动我的不是教学方法,而是那份真实,我以为的大咖应该是高大上的,而我看到是则是有血有肉有怨恨、有情绪、有抵触、甚至有教学疲倦的一个李镇西老师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说着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孩子 ,都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那个老师,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曾说了一个案例,有一年的冬天,一个课间跑进来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来借热水喝,教室的饮水机坏了,我头也不抬冷冷的说,一次性杯子在后面桌子第二个抽屉里,饮水机在后面。 那孩子到上课铃响的时才离开,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我才发现是他是我马上课的班级里的同学,我也急匆匆抱着一摞试卷去了同一个教室,由于急匆匆我坐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红笔没有拿,我轻轻的问前排几名同学:你们谁有红笔啊 ,借我用用,虽然是轻声但是被很多同学都听见了,于是前几排的学生争先恐后啦拉链,巴拉书包,开文具盒,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找出红笔,甚至有的还对比了一下哪个更好,然后到讲台三双小手齐刷刷伸到我面前。说,用我的吧,每一双眼睛里都充满了真诚,还有那位课间接水的男孩子,他做在第三排反应最敏捷,他几乎一路小跑上来,双手递到我手中,还特意细心的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蓝色转成了红色。
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享受过孩子们的这种热情。
就在那一刻,我心突然意识到,刚才孩子接水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想到把被子递到孩子手里,而是说你自己倒,而他们也没有说,红笔在我文具盒里,你自己来拿吧。课后,回办公室后,我发现垃圾桶的999感冒灵的药袋子。原来那个接水的孩子他是为喝感冒药而来借开水的,而我却完全没有发现,甚至连一句问候他的话都没有,想到这里这,更让深深的反思了自己。
孩子的这份纯粹的真诚和用心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要所教所要学的吗? 很多时候我们无需像别人学,我们只需像我们身边的孩子学习。
我原来以为书是来给我们讲道理讲方法讲原则的,其实不是,而是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生命,最纯粹的个体,最值得我们父母和老师学习的就我们所指导孩子。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教学中,这样案例也在家中, 还记得有次我在陪我家孩子搭乐高积木,我提醒孩子们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去搭,要珍惜妈妈花时间陪他们的机会,而且,一再提醒要专心,他们也的确做到了。有那么几次女儿抬起头看我,我还用凶巴巴眼神暗示她,提醒她。最终我女儿憋不住了说:妈妈我要上厕所可以吗?
我说;以后做事情前要先去洗手间。
女儿望着我的眼睛认真点点头,说:“好,妈妈我记住了,以后搭乐高要先去厕所”。
后来电话突然响了,我大步流星的走进卧室。跟朋友聊了半个小时,甚至还看了几分钟的朋友圈,而我出来的时候,两个孩子用乐高的搭的积木已经接近尾声,依然还在专注的搭,女儿瞪着她那大大的眼睛,望着我说,“妈妈你看我们马上搭好了,我一直在搭,你去哪里了? 你不是说陪我们一起搭的吗?”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天天要求孩子要求学生做这做那,我们老拿那些正确的道理来说服孩子让孩子照做;而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很多时候孩子却是那个最纯真最值得学习的。
很多时候孩子能做到的,反而,是我们大人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无论做老师还是做父母,不应该是居高临下,俯首帖耳;应该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并且孩子会给出我们出乎想象的教育效果,孩子会给你最想要的那份真诚、实在、用心、专注。
而这些优良品质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