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把清代以前的社会形态统称为封建社会,实际上是不对的。秦朝之前的社会形态才是封建社会,而秦朝到清朝的为专制社会。
『封建社会里那些为数众多的大小贵族好歹都是自己国家的主人翁,所以在保家卫国的时候,那当真是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可当专制时代来临之后,整个国家的一切,从土地到人民,全都变成了帝王的私有财产了。于是一个老百姓、甚至是一位大臣,他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了,更不会作为国家的主人翁而存在了,他的身份只相当于地主家的一只鸡、一头牛,或者是一只狗----狗的保家卫国实质上只是替主人保家、替主人卫国,但在主人的一再调教之下,狗或许也会认为保家卫国是自己的天职,甚至还以此为荣。尤其是,当狗知道自己即将为此献出生命的时候,居然更加觉得无比的荣耀。』引自熊逸的《春秋大义》
那么,为什么狗会把最初的“替主人保家、替主人卫国”这项任务,在主人的调教之下,演变成以此为荣呢?应该是当这项任务,与狗的认知不一致的时候,那么狗就会自动将此合理化,并赋予这项任务神圣的意义。
反观人类的行为,常常也是如此啊。例如,人们在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心中的认知与行为产生了偏差,那么人们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如“虽然不喜欢这项工作,但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吃苦精神、自我磨炼”等等,再赋予神圣的意义,诸如“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体味人生百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意义。经过这样的调整,认知与行为终于在同一战线上了,仿佛婴儿般找到了母亲的怀抱,那么地安详自在。那么这是一种病态吗?
诚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确实是心理病态,但也是合乎情理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生在世,要经历很多磨难,如若没有这种自我合理化的高超技艺,那么人们大多时候,将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而对那些不那么训练有素的狗来说,即便主人换了,自己还是闷头过自己的日子。这些散淡的狗即便从来不去招惹是非,也会成为忠狗们的眼中钉----当忠狗们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它们很容易会拿自己的标竿来衡量别人,对达不了标的人充满愤怒。』引自熊逸的《春秋大义》
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大多人很自然地因循着风俗习惯过日子,但是总免不了有着特立独行的少数人,挑战着约定俗成的习惯。为此特立独行的人,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谴责。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明明没有得罪过别人,为什么别人会无故对你产生敌意。纯粹是因为各自的价值观截然相反,当你的价值观显得那么刺眼的时候,就意味着对方的选择是错误的,使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所以他会很愤怒,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指责时,我们要原谅他,原谅他的无知。因为对方的价值观局限在狭小的视野里,奉行“唯一真理”的信条,无法理解价值观的多元化,缺乏包容的心态。
在哈巴狗的眼里,狼是粗俗可鄙的,因为奴性已经养成了,扎根到骨子里了,对那些没有奴性的人看不顺眼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