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

“念头”是很难被我们控制下来的东西,我们看见小猫,看见蛇,第一反应都在瞬间升起,估计0.1秒都不用。下班时看见领导走过来,会脱口而出“卧槽,又要加班!”。

要是看见一个人用条黏糊糊的带鱼当领带,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哪儿来的傻子?遇到拎着蛇皮袋,满身尘土的人在你身边挤地铁呢?你会皱眉么?

“念头”是个人价值观的衍生物,一个崇拜奢侈品的人看见限量版LV,会对其主人高看一眼,可我都不认识奢侈品,于是“看见和没看见”一样。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日复一日叠加起来就叫“命运”。每个选择都离不开“念头”。区别仅仅在于,这些选择是“有意”或者“无意”。

没有被表达出来的念头呢?比如让你加班的领导,你不太会告诉对方,在你心里他是个傻叉。其实,没表达出来的念头,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俗话叫“憋屈”“拧巴”。流行一点儿就叫,“不安”“内耗”,心里如果全是毛刺儿,憋久了就是内伤。内伤的人就像缺水的植物,蔫巴巴的。更严重就要去看心理门诊。

这些心理活动,连同瞬间升起的细微情绪,一直都在大脑中萦绕,如同滚烫岩浆,如果你有静坐的经验,就能看见自己脑海里的念头,一刻不停,此起彼伏。

不评判才能无念。

“静而后生慧”这里的静,是指脑子里清净。叫它“心流”也行,其实你的手和脚可能并没有停,但你进入了心流,心无杂念,专心一处。

这美好的体验,靠语言表达不出。是一个眼神的事儿。就像六祖高喊着“尤里卡”从浴缸里跳出来。

有一种错误的疏导方法,劝别人“想开点儿”,话虽没错,结果却不咋滴。。甚至造成二次伤害,因为对方发现自己过了好几天“还没有想开”,或者不但“想不开”而且还“越想越气”了,他会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这是粗糙劝导造成的二次伤害。

念头是价值观的延伸,根子在价值观,不是告诉自己想开,就能想开的。

一念天堂是对的,咫尺天涯也没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时常被念头控制,所以成为了情绪的奴隶。 在《游戏力》一书中,作者将念头和事件比喻成火种,将情绪比喻成火焰。没有念...
    留白读书阅读 430评论 4 5
  • 写作,不执着于一念 有一位文友(南嘉的感恩日记)说:“作文过程,是一段寻找内心悸动之源,抚平心海之汹涌波涛的美妙旅...
    覃榜言阅读 403评论 4 12
  • 文/喜水 01 缘起 一大早听了21天小火君老师的微课,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或许是小火君甜美的声音和利落的谈吐,让...
    喜水阅读 1,691评论 3 1
  • 这篇文章算是自己在清明节白瀑寺做义工后的知行后感。 最初和朋友一起做义工的理由很可笑,是逃酒,免得自己一个...
    墨语炸读阅读 1,418评论 0 3
  •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都在起心动念。 为什么很多人总会被负面情绪包围,皆是“念”的产生,而“念”的源头,与小时候的家...
    四小象阅读 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