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北京飞往米兰的国际航班上。那是2015年的初夏,因了朋友的关系,我参加了一个政府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洽谈会之旅,行程为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梵蒂冈)。如此安排是有缘由的,那一年有两项重要的展览,一是米兰的世博会,一是威尼斯的双年展。那也是我第一次造访欧洲大陆,又是艺术胜地意大利,很是期待。
1.
本书作者阿兰·德波顿是英伦才子,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整个大学期间主要依靠学校图书馆和附近的书店博览群书,自学成才。在成为专职作家前,曾是大学的哲学讲师。看译者序,对他评价颇高。说他“知识渊厚、富逻辑思辨力……有深厚的哲学素养”,“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也有广泛的涉猎”。更重要的,“他所探讨的旅程,更多是一种哲性的思绪之旅,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他关注的主要是旅行者内心的世界,而不是外在的行程。”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和旅行有关的游记和散文,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行走,在文字中体味异国情调风土人情,在想象中经历更丰富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当然,有机会的话,更愿意亲自走走看看。有人会“叶公好龙”-一想到要准备和旅行有关的各种琐细就打了退堂鼓,而我在这方面执行力超强。因为加入了一个本不该加入的旅行团,在准备签证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所幸一切顺利,在规定期限前拿到签证,意大利之旅得以成行。
飞机降落在米兰马尔彭萨国际机场时是傍晚六点多钟,太阳仍很大很温暖。机场一点都不惊艳,如果和“时尚之都”的名气比起来,应该可以用简陋来形容。飞机廊桥走出来到海关关口这一路的通道两侧墙壁有世博会的广告招贴画,看起来也很朴素。倒是通关速度颠覆了以往对欧洲公务人员办事效率低下的印象,五秒钟就出关了。
2.
德波顿这本写旅行的书,结构很新奇,每一篇都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地点来描写,同时有一个或若干个历史人物作为向导,把人物自己的故事或者他们的著作画作糅杂进因这个目的地而生发的感悟中,对所到之处真正的景观描写反而不多。这也印证了译者所说的“哲性”思考吧。
这些作为向导的人物都不简单,耳熟能详的比如福楼拜,华兹华斯,凡高等,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至少对我而言)但在他那个领域却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德国科学家洪堡(近代地质学、气候学、地磁学、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好牛!),英国政治家伯克,等等。
不得不说,作者德波顿确实不负才子美誉,他博闻强记,涉猎广泛,知识渊博,无论是知名人物还是小众学者,对他们的历史和作品都信手拈来,娓娓而谈,间或穿插着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思索。因为他的文字,我了解到:
l 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对自己的祖国憎恶程度有多深,就对东方埃及的迷恋有多深;
l 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的画作中对旅行中的五种地方有着持久的兴趣,它们是:旅馆、公路和加油站、小餐馆、火车上看到的景观、火车内的景观。而孤独是最常出现的主题;
l 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虽然行走姿势很糟糕,据说“走起路来十足像一只大谷盗虫-一种斜着行走的昆虫”,却并不阻碍他几乎每天在山间或湖畔走很长的路,创作他的诗作;
l 荷兰伟大画家凡高在普罗旺斯地区的繁华小镇阿尔勒期间大概是他最多产的时期。在15个月的时间里,他创作出了大约200幅油画,100幅素描,还写了200封信。麦田、柏树、橄榄园、农夫、邮递员、黄色小屋、咖啡馆,星空,还有割耳后的自画像,凡高只选择自己感觉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来表达,他追求的不是中规中矩而是基于真实的夸张、大胆和扭曲。
……
3.
此次意大利之行所到的四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独特的东西给我留下印象。
在米兰参观了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米兰大教堂,极尽繁复精美。从教堂出来,沿着主干道随意逛逛,点了牛肉沙拉和啤酒做晚餐,一边吃喝一边看人来人往,惬意的很。回酒店的交通选择了有轨电车,结果上车后才发现忘记买票,很不好意思地蹭了站票回来。在转车的车站遇到一位旅居在此的温州青年,他热心主动地给我们指路,最后索性送我们到酒店门口,感动不已。
那一年的世博会以食物为主题,宣扬生态环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参观了中国馆、意大利馆、以色列馆……,时间短暂,点到即止。
威尼斯,世界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名副其实的水城。每年要接待超过二千万的游客,原住民正逐年减少。可能再过十几年,岛上已经找不到一个原住民了,这算不算城市发展的悲哀呢?坐在贡朵拉上穿行于狭窄的水巷,两边都是墙壁斑驳的百年老宅,阳光照下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反差巨大截然不同的明暗面。想象着千百年前马可波罗们的人生,我们不过是一个过客。
超爱佛罗伦萨,这座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它的建筑、街道、地面,都恍若中世纪的场景。在这里行走,只想让脚步慢点再慢点,去静静感受。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自是不容错过,可以一睹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真颜。
去梵蒂冈,必然要参观圣彼得大教堂--世界五大教堂之首,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外观则宏伟壮丽,教堂前面是圣伯多禄广场,左右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长廊,由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无比宏大。
罗马带给我的惊喜来自于穿过普通小巷转个弯后看到的雄伟的万神殿,以及在威尼斯广场内的教堂赶上做祷告,聆听优美的圣歌,感受内心的宁静和感动。
4.
除了结构新颖,德波顿的文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他的质朴的,白描般的表述,会给读者很深的代入感,读来亲切自然,欲罢不能。不时地,夹杂着看似严谨古板的英国人小小的冷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这一段在火车内的描写,不就是你我乘坐火车时的真实场景吗?
“……我们坐在火车上,腹中刚吃过的午餐在翻腾。座位的罩布颜色发灰。我们看着车窗外的田野,然后又回视车厢内。一种焦虑在我们的意识里盘旋。我们注意到对面座位的行李架上一个行李箱上的标签。我们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打窗沿。食指的指甲开裂处勾住了一个线头。天开始下雨了。一颗雨滴沿着蒙满灰尘的车窗玻璃滑下,留下一道泥痕。……”
作者为了逃避伦敦阴雨连绵的冬日,和女友跑到位于热带的巴巴多斯岛旅行。只是,“实际旅行同对它的期待是有差异的”,想象中的小岛有着海滩、别墅式酒店、湛蓝的天空,而实际看到的是印着BP公司logo的巨型储油罐,移民官员漫不经心地翻阅护照盖入境章全然不顾排着长队等待的游客;虽然躺在沙滩上的躺椅里,思绪却焦虑着未来,特别是担心午餐费用是否已包含在房费之内;为了一份甜点和女友孩子气地吵架……
作者同时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他在解读爱德华·霍珀的画作时,除了延伸想象画中人的故事,还由此生发出“旅行能催人思索”的感慨。“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在西奈沙漠的漫游,让他感悟到人类的渺小。“宇宙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而人类不过是小小的玩偶。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约翰·罗斯金是作者的英国老乡,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公众的审美观有重大影响,显然,对德波顿的影响也不一般。作者不但总结了罗斯金的对美的理解的五条主要结论,还身体力行,开始在旅程中尝试着绘画。虽然画出的东西很糟,终归对所画之物有了更深的感知。而从绘画中获得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为自己的品位找到了解释,我们培养了一种‘审美能力’,一种对美和丑进行判断的能力。”
罗斯金鼓励人们在旅行中绘画和写作,因为绘画可以教我们去观察,写作则巩固我们对于美的印象。当我们尝试着用更细致入微的语言描绘一个场景,甚至用心理学的语言分析它们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一个场景可以打动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美、留恋、满足或震撼。
5.
正如罗斯金所说: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快,他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我们的人生长又短,如果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让我们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留下一段独特的有意义的痕迹,也就无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