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
周先生和李女士婚后迫于生计,在生完女儿双双后,夫妻俩双双赴深打工,将年幼的女儿双双交与奶奶,让孩子与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孩子要上小学。
为了让女儿双双有很好的教育,夫妻俩将女儿接到了身边。用女儿的话说噩梦开始:平时父母上班,回到家之后就盯着她的学习,稍有不如意,非打即骂。有一次女儿生病发烧,烧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母亲却让她背11个单词。11个单词背了一会只会背7个。母亲就开始指责谩骂说这点单词都背不会有什么用。
难受的孩子除了忍受高烧的难受,还得承受母亲的谩骂,内心痛苦到了极点,满眼的泪水却只能让其掉到腿上,因为害怕掉到纸上又怕遭到母亲无休止的抵毁。实在受不了恳请母亲给自己10多分钟的时间,让自己稍微信息一会再背。母亲不同意并说她是无病装病。孩子绝望了打算跳窗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次背书风波才告一段落。
父亲对她也是一百个不满意。高三还在用晾衣架打她,打得她身上一条条衣架印。女儿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但问题出现了: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几度住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没办法女儿只得辍学回家。
这时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母亲帮其找了很多心理咨询师来疗愈女儿的身心,情况稍微得到些改善,但父亲却认为女儿这是在浪费钱。母亲实在忍受不了父亲的这种态度,选择与丈夫离婚,独自带着女儿治疗。母亲本身情绪控制都不好,而离婚后母亲不稳定情绪更是频繁发生,而情绪发泄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女儿。
女儿本来身患抑郁但又不得不承受母亲的情绪。女儿为了散心,一次选择了去云南旅游。在旅游途中,她发现自己对旅游很感兴趣,于是开始学习导游。
女儿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从家里搬了出来,说天都不再与母亲同住,也不再与父母见面,也拒绝沟通,甚至希望自己再也不要见到他们。
女儿对父母的描述:
父亲:暴力、专制。
母亲:软弱、懦弱、情绪化、下贱。
值得庆幸的是在做导游工作中,女儿很幸运的与一对年老夫妻结为忘年之交。女儿细心体贴服务让这对夫妻又省心又高兴,而女儿见到他们比见到父母感到更亲切,更有安全感。现父母受不了女儿不与其见面,于是来中心要求与女儿化解矛盾。并要求女儿回家居住。
【心理专家解析】
1、3岁之前正是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重要时期,而此时父母为了生计与孩子分离,在孩子眼里她不断没有与父母建立安全感,且有种被抛弃,生而不养的愤怒、悲伤、绝望。且这种分离导致孩子与父母失去心灵联结。俗称亲子中断。
2、当孩子来到父母身边时,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没有想办法弥补亲情的缺失,反而一味对孩子只有学习上的要求,无视孩子内心需要的心灵关爱。如同妻子与丈夫好久不见面,一见面妻子就要求丈夫每个月挣多少钱,如果没有挣到,就各种贬损、谩骂、抵毁。相信丈夫与妻子过不了几天就会离家走人。可孩子面对父母是没有办法与之抗衡,也没有办法离开父母,只能将父母对自己的谩骂、贬损产生的愤怒、羞愧、难受、怨恨深深埋在心里。加之家里父母不和,父母又将自己的工作、生活等等情绪全部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情绪拉圾筒。父母打骂孩子,孩子不会停止对父母的爱,但他会停止爱自己。她会关上心灵的大门,不再对任何人敞开。
3、情绪有入口就会有出口。情绪不对外攻击就会选择对内攻击。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那么她有对内攻击自己——抑郁,就是自己对内攻击最好病症。
4、孩子长大了,有了离开父母的能力,她一定会选择远离父母,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能不见面就不见面。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一见面就对你各种挑剔,你会与他在一起生活,喜欢见他吗?不会的,你会特别特别的讨厌和恨他。是父母又怎么样?别人伤害自己可以选择跑,选择不见面,选择躲,可是父母伤害自己,自己只能默默忍受。如果自己长大了还选择同这样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相信不疯也会精神不正常。
【解决之道】父母先成长自己,拔掉身上一根根毒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慢慢修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愿意靠近时,孩子才会回家,才会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起。